《红楼梦》:一部残缺的文艺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却一代比一代深远
- 时间:2021-05-15 15:11
- 来源:百家号
- 作者:白话红楼
红楼梦位居四大名著之首,不论其历史价值还是艺术成就都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了解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残缺的文学著作,也就是红楼梦未完。但红楼梦在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以各种谜语、诗歌、暗喻和伏笔建造起了故事的框架,甚至十二钗正钗、副钗和又副钗的命运结局也以诗歌的形式做了伏笔。
其实任何超越时代的观点和见解都会充满争议,虽然时间会证明它是正确的,但局限在那个时代的时候,一定是绯闻缠身的。而不幸的是,红楼梦的成书背景还处在了封建时代,并且是文字狱的高峰时期,这更加重了它被打压的力度。
但先进的东西他就是先进的,只要这丝光被点亮了,激发了人们的共鸣,不管被压得多么厉害,它始终会冲破黑暗,照亮一切。因此就算红楼梦当时被称作禁书,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各种传抄和传阅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种艰难阻碍之下的手抄和传阅,更加深了人们对红楼梦的喜爱。所以即便红楼梦的命运历程非常坎坷,即便它诞生的时代不允许它的存在,但这点先进的火苗还是艰难的生存了下来,并且跨越了几个时代,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鸣和喜爱。
第二,红楼梦的真实性。红楼梦全书都以“假”代称,但它留下的故事却都是“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假”其实就是“真”。红楼梦映射的史实和家事都有来历,它被称作禁书,有一方面的原因其实就是它牵扯到了当时的政治。然而红楼梦的难能可贵还不仅仅是它所讲的“真事”,作者刻画出来的人物,一个个也都逼真至极。
不管是带有主角光环的男主和女主,还是渺小到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群演”,每一个人物都没有脸谱化,都像是我们身边见过的人一样,既有美好又有瑕疵。即便是宝黛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情,也几乎接近到我们日常的恋爱,各种情不能自己时的情话、各种热恋时的小别扭、各种互相牵挂和互诉衷肠等等。越是贴近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心灵的共鸣,甚至读着读着就仿佛看见了自己。
琼瑶小说里的爱情,人人都憧憬,但现实里有几人能遇到?金庸书里的大仁大义很多都是教条式的条条框框,真实的生活里,有几人能做到完美无瑕?所以红楼梦里的“真”就是因为它包含了残缺,并且没有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这种不完美。所以红楼梦里的“真事隐”和“假语存”都容易被人们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第三,红楼梦用反讽法赤裸裸地揭露了现实和人的本性。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读红楼梦里面的人情世故时,都有一种“小丑在殿堂,真人在流浪”的心情。以贾雨村和贾政为首的一派人,用读书人、正途和高尚来伪装自己,混迹在上层社会,代表当时的社会主流。然而这些读圣贤书的人究竟有几个不是禄蠹?贾政附庸风雅,迂腐刻板的作诗,难道不是掩人耳目的沽名钓誉?贾雨村以权谋私,忘恩负义,难道不是当时官场的写照?更讽刺的是,馒头庵里的静虚,公然打着佛家的慈悲为怀,专门做道德败坏,甚至谋财害命的事。
这些身居殿堂里的有头有脸又体面的人,哪一个像是读圣贤书的人?而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居无定所,甚至被人说成是疯疯癫癫,却一直在渡人和救人。这真是一种强烈的讽刺!作者用反讽法揭露的这些伪善人,其实哪朝哪代都有,但不管他伪装得多么好,在真善美面前,虚伪的外表都有被揭露的一天。甄士隐、柳湘莲以及贾宝玉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看清了现实,也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并且看淡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但现实中的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人,看不清自己,为了所谓的面子放不下身段,甚至和贾政一样,做着那些沽名钓誉的事?
红楼梦能够让人们在看热闹的同时,也能够对人生和人性有所思考,甚至有所感悟。这种魅力或许是红楼梦可以经久不衰,甚至对后世的影响一代比一代深远的最重要的原因。
也就是说,其实红楼梦的整体结构是完整的,丢失的虽说是枝节,但因为很多人对作者的伏笔理解不同,因此也造就了一种“一百个人读红楼梦,读出一百种梦”的现象。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因此,红楼梦自从问世以来,对后世的影响从来没有停止。不管它作为“禁书”,还是被推为名著之首,它一直这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那么红楼梦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对后世如此影响深远呢?
《留春图》佘雅伦 12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第一,红楼梦具有跨时代的先进性。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在清朝,并且一度被视为“禁书”。乾隆皇帝的堂弟弘旿就曾说过:“《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弘旿口中的“碍语”其实就是红楼梦不被那个时代所容纳的地方,也就是红楼梦的先进性和跨时代性。
其实任何超越时代的观点和见解都会充满争议,虽然时间会证明它是正确的,但局限在那个时代的时候,一定是绯闻缠身的。而不幸的是,红楼梦的成书背景还处在了封建时代,并且是文字狱的高峰时期,这更加重了它被打压的力度。
但先进的东西他就是先进的,只要这丝光被点亮了,激发了人们的共鸣,不管被压得多么厉害,它始终会冲破黑暗,照亮一切。因此就算红楼梦当时被称作禁书,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它的喜爱,各种传抄和传阅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种艰难阻碍之下的手抄和传阅,更加深了人们对红楼梦的喜爱。所以即便红楼梦的命运历程非常坎坷,即便它诞生的时代不允许它的存在,但这点先进的火苗还是艰难的生存了下来,并且跨越了几个时代,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鸣和喜爱。
第二,红楼梦的真实性。红楼梦全书都以“假”代称,但它留下的故事却都是“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假”其实就是“真”。红楼梦映射的史实和家事都有来历,它被称作禁书,有一方面的原因其实就是它牵扯到了当时的政治。然而红楼梦的难能可贵还不仅仅是它所讲的“真事”,作者刻画出来的人物,一个个也都逼真至极。
不管是带有主角光环的男主和女主,还是渺小到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群演”,每一个人物都没有脸谱化,都像是我们身边见过的人一样,既有美好又有瑕疵。即便是宝黛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情,也几乎接近到我们日常的恋爱,各种情不能自己时的情话、各种热恋时的小别扭、各种互相牵挂和互诉衷肠等等。越是贴近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心灵的共鸣,甚至读着读着就仿佛看见了自己。
琼瑶小说里的爱情,人人都憧憬,但现实里有几人能遇到?金庸书里的大仁大义很多都是教条式的条条框框,真实的生活里,有几人能做到完美无瑕?所以红楼梦里的“真”就是因为它包含了残缺,并且没有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这种不完美。所以红楼梦里的“真事隐”和“假语存”都容易被人们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第三,红楼梦用反讽法赤裸裸地揭露了现实和人的本性。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读红楼梦里面的人情世故时,都有一种“小丑在殿堂,真人在流浪”的心情。以贾雨村和贾政为首的一派人,用读书人、正途和高尚来伪装自己,混迹在上层社会,代表当时的社会主流。然而这些读圣贤书的人究竟有几个不是禄蠹?贾政附庸风雅,迂腐刻板的作诗,难道不是掩人耳目的沽名钓誉?贾雨村以权谋私,忘恩负义,难道不是当时官场的写照?更讽刺的是,馒头庵里的静虚,公然打着佛家的慈悲为怀,专门做道德败坏,甚至谋财害命的事。
这些身居殿堂里的有头有脸又体面的人,哪一个像是读圣贤书的人?而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居无定所,甚至被人说成是疯疯癫癫,却一直在渡人和救人。这真是一种强烈的讽刺!作者用反讽法揭露的这些伪善人,其实哪朝哪代都有,但不管他伪装得多么好,在真善美面前,虚伪的外表都有被揭露的一天。甄士隐、柳湘莲以及贾宝玉都是在历经磨难之后看清了现实,也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并且看淡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但现实中的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人,看不清自己,为了所谓的面子放不下身段,甚至和贾政一样,做着那些沽名钓誉的事?
红楼梦能够让人们在看热闹的同时,也能够对人生和人性有所思考,甚至有所感悟。这种魅力或许是红楼梦可以经久不衰,甚至对后世的影响一代比一代深远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