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价值在哪里?
5G到来的时代,书法的存在意义何在?我一向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有呼吸的,因此,我们的书写才有意义。书法在现代及未来的存活,就是因为汉字可以是活的,生动的,【详细】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集中体现在气韵境界的创造上。气韵与意境皆是标志艺术本体的范畴。意境的审美创造历程标示出中国艺术精神中审美意识觉醒的历程。【详细】
简牍书法在汉字书写史上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存在,可以说,龟甲尔后、纸帛之前,历篆隶楷行草,从“隶变”至书写成熟定型,整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都属于简牍时代。【详细】
书法学科是怎样建成的?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凝结着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在古代社会既承载着施教化、传文明的使命,【详细】
近三十年来,书法的学科属性经历了四次大的改变:一是2011年艺术学(包含了书法)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详细】
近日,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主办的一场以“书学与美育”为主题的线上对话活动,深入研讨了关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生态与当代实践、【详细】
未来还要接受哪些挑战?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详细】
在一般的观念中,书法当然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所谓美术(fine art)中的一种,而在学科设置上,书法也相应地一直作为二级学科被放置在美术学下面。【详细】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墨客,王公大臣,甚至是皇帝的嫔妃都在学习书法。【详细】
综上所述,书法学科的提升不是简单的学科调整,也不单是书法学界的狂欢和雀跃,这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彰显,是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再出发,是一场文化界、教育界吹响民族文化复兴冲锋号之前奏,是以美育与文化推进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