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体系
- 时间:2021-04-29-09-47
- 来源:网络
- 作者:佚名
《音乐之声》马骁 11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中国音乐体系为除俄罗斯族以外的55个民族所采用,亦称华夏体系。其形成和发展综合了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中的音乐艺术成果,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有特色的一个音乐体系。它有数千年的积蕴,又分布在地形、气候异常复杂的辽阔国土上,风格多样、品种体裁各异。循其历史踪迹,依其艺术特色,可理出秦晋高原、北方草原、荆楚武陵、齐鲁燕赵、吴越、巴蜀、青藏高原、滇桂黔、闽台、粤海、客家和台湾山地等十二个支脉。中国音乐体系的主要特征是:1.乐音的带腔性。中国音乐体系在乐音构造方面的特点是使用在音高方面有变化的"腔音"这种音在采用这一音乐体系的每首作品中均可听到,如戏曲中的叠腔、抖音,器乐中的吟、揉、绰、注。腔音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对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诸民族来说,它已升华为一种音乐审美观念。
2.音调组织的五声性。这个体系音组织的核心是三音小组。三音小组分两类,第一类由大二度和小三度叠置构成,第二类则由两个大二度叠置构成。第一类三音小组比较典型,因为这是中国音乐体系特有的。
3.节拍节奏的灵活性。音乐的节拍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两种类型。中国音乐体系在节拍和节奏方面的特点是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中的弹性节拍,有时还将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以对位方式结合起来在不同声部中出现,如戏曲中的"紧拉慢唱 "。因此,与其他体系相比,这一体系在节拍节奏的运用方面相当灵活。
4.织体思维的横向性。这一体系中大多数作品为单声性,旋律显得格外重要。采用这一体系的民族重视旋律的表情意义,使旋律成为音乐审美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一体系中也有多声部作品。多声部音乐从织体思维方式上看可分为纵向性和横向性两种,中国音乐体系的多声部思维主要建立在横向性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