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菲钦绘画艺术初探

  • 时间:2021-04-19-09-33
  • 来源:网络
  • 作者:佚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特别迅猛,特别是油画艺术。继列宾、苏里柯夫、谢洛夫等巡回画派大师之后又出现了一大批像科罗温、玛利亚温、塞罗夫等许多出色的、有世界影响的油画艺术大家,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在这众多的油画家中,有一位常常被忽略,他就是俄裔美籍油画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菲钦(Nikolay Fechin)。菲钦留世的作品很少,他的作品很多都毁于战争和移民中,或遗失在国际画展中,后期的作品多存于私人手里。他在继承俄罗斯油画传统基础上,吸收印象派色彩,创造出了与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被绘画界称其为“菲钦式”。他的绘画艺术成就本应在俄罗斯美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但因种种历史原因而被后世所淡忘,甚至“遗忘”。

        近年来,对他的学习与研究已在我国绘画界刮起一股“菲钦热”,菲钦的艺术风格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很多画家和艺术爱好者。然而对菲钦艺术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则显得十分贫乏,几乎没有详实资料和现成文献,只有一些零散的介绍。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探索学习,查阅相当资料,力图对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及艺术地位做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生平及艺术历程

        菲钦1881年11月26日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古城喀山,父亲是一个手工艺工匠。从儿时起,菲钦就随父亲学习绘画和雕刻,并随父亲的班子走街串巷,儿时的这种经历直接培养了他的艺术感觉和质朴的性格,使得他终生都保留着对“手艺”的特殊感情。另外,俄罗斯肥沃的艺术土壤和浓郁的乡土风情,不但在艺术上得到熏陶,而且奠定了他扎实的生活基础和艺术格调。

        1895年,喀山美术学校的校长发现他的绘画才能,13岁的他进入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校喀山分校开始专业学习绘画,这段时间的学习对菲钦来说至关重要,为他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年后,19岁的他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转入列宾美术学院(当时叫圣彼得堡俄罗斯美术研究院所属高等美术学院)。仅用一年时间便通过了转入教授工作室的课程,他选择了当时最著名的列宾工作室,但却没有完全吸收列宾绘画风格,反而受原先主持画室的玛利亚温(Philip Maliavin)影响巨大。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学院暂时关闭,列宾也离开了学院且再没有回来。战争结束后,学院因无合适主持而处在自由发展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对菲钦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美院的最后两年里,菲钦的艺术达到了飞跃,开始显露出非凡的艺术才能。

       1909年美院毕业后,菲钦前往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德国的柏林、慕尼黑,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等许多国家的城市考察。在这次考察中,吸收了各个方面的精华与养料,尤其在巴黎期间,目睹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以后的风格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1910年秋天,菲钦回国后不久就回到家乡喀山任教,从此一边教学,一边进行创作,这种平静的状态整整进行了14年,是他创作最丰盛的时期。1923年接受美国纽约艺术学院任教聘任,以养病暂居美国,而实际上,世事多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再没能回到自己的国家,1955年10月因病在洛杉机与世长辞。

二、       艺术风格初谈

        菲钦是一位极具天赋、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他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艺术之路,从不盲目崇拜和模仿任何人,哪怕是他的老师列宾。同时他又善于采纳其他艺术流派的长处,在继承俄罗斯油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通过执着、顽强地研究表现对象和感情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了“菲钦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菲钦艺术以素描著称于世,同时他擅长肖像画和风俗题材的创作.

         菲钦的素描作品造型手法独特,用笔奔放、流畅。从他的作品刚柔相挤的线条中能感受到中国绘画线条韵律节奏和水墨淋漓的痕迹和特点。熟练的表现技巧塑造形象,灵活的轮廓线,柔和的阴影把人物形象和结构表现的活灵活现,精彩传神。柔和的擦法表现儿童细腻的肌肤、水汪汪眼睛和圆润的双唇;粗放的擦法表现老人饱经风霜的面颊。每幅肖像都选择了独特的构图和透视角度,增加了人物的个性和特征。如少年疑惑的神情、黑人富有弹性的鼻子、印尼少女结实的脸庞、印第安人饱经风霜的面颊。

         菲钦的油画表现技法和他的素描有着高度完美的统一,画面时而是颜色强有力的堆积、时而是轻轻掠过留出底色、时而用刮刀和手代替笔,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整个画面色彩响亮、饱和。绘画风格粗矿、潇洒、自如。用笔用色准确利落,一气呵成。画面效果对比鲜明:要么是细腻丰润的面部和衣服背景粗放的笔触对比显得韵律十足,要么是整体造型的粗放简约和重要细节的入微刻画张现节奏魅力,真可谓“尽其微,致广大”。

        在色彩方面他注重色彩的和谐、纯正和鲜明,探索与印象主义不同的表现手法,注重装饰意味,结构独特,充分发挥油画特有性能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他的色彩处理丰富多样,擅长细腻的色彩过度和丰富性与统一性的完美结合,好像一部色彩交响曲,耐人寻味。不管是他的油画肖像作品,还是他的风俗题材创作,所反映出的艺术激情、思想力量和绘画语言的丰富多样,都令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菲钦在选择题材和构思方面一直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喜欢从日常生活中直接选材,追求自然和真实,抛弃臆造和过分突出画面结构的做法,选择肖像画和风俗画题材进行创作。风俗画主要有《车累米斯人的婚礼》(1808)、《菜娥—卷心菜收获的季节》(1909)、《屠宰场》(1920)。在这为数不多的反映俄罗斯民族风情的画作中,无不感受到他对自己民族传统生活的热爱和眷恋,同时可看出他自身绘画语言的独特,正如纽约《晚邮报》评论说:“菲钦具有准确的观察力和引人注意的情感力量,是典型的真正的俄罗斯人的特征,他完全不受西方的文明的影响……菲钦的艺术中充满了那么深沉、富有含义的真诚和无可非议的技法,要对它们分析可不容易。”

 

三、       艺术地位初谈

         菲钦作为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本应在俄罗斯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当年在俄罗斯有人曾问列宾这样的问题“谁是当代最天才的画家?” 列宾爽快的回答说“菲钦”。拨去历史的尘封,时至今日,翻开俄罗斯、前苏联、乃至美国美术类史书、文献,却发现菲钦的名字几乎没有,有也是一笔代过;在网络上搜集,最多的也只是简单的几个词条“一个被历史忽略、遗忘的艺术大师——尼古拉·菲钦”。那么就有问题了:既然是大师,为何会被忽略和遗忘?笔者认为造成今天对画家艺术地位的不公平待遇的归因有历史和艺术自身发展双重的原因。

          菲钦在俄罗斯生活的时代正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年代,前接沙皇的最后黑暗统治,中间遭遇世界大战,后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困难初期。菲钦在相对宽松环境中完成了他的艺术启蒙、深造和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初步奠定他的艺术地位。然而,本国的内战和世界大战打破了他的这种创作的平静状态,先后遭遇父母因战争造成的困难得病去世,妻女遥远难以照顾,自己又得重病等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抑郁使他厌恶现实和急于求变——生活和艺术环境双重的改变。1923年以后,随着他离开自己的祖国,因种种原因他再也未能踏上祖国的疆土,在孤独、思念和抑郁中走完自己的一生,他的晚年也一直在对俄罗斯的魂牵梦绕中度过。

         艺术和政治往往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新政治的初建,某种意义上需要艺术为她服务,时代决定艺术家们会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他们的责任,而这些艺术家也往往代表着时代的主流艺术。当新兴的苏维埃需要菲钦的艺术为她服务时,他却在和祖国不属同一意识形态的西方美国。尽管菲钦在俄罗斯也有一段时间创作了像《马克思》、《列宁肖像》等作品的“苏维埃时期”,也因他离开祖国而终止,直至被“遗忘”。而同时期的美国乃至西方艺术已是“现代后现代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菲钦在美国也创作了很多反映引第安人和自己周围人们生活的传统现实主义题材的肖像和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毕竟“独木不成林”,他的艺术风格还是归结于“非主流”艺术,很难得到主流艺术认可与青睐,那么他被&l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