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川北皮影简介

  • 时间:2021-06-05-09-09
  • 来源:未知
  • 作者:程艳红

  皮影又叫灯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相传始于西汉武帝年间,帝妃李氏病故,武帝思念,术士齐翁在宫中设帐,点红烛,帝坐其中,霎时,见李夫人翩翩而来,安慰了武帝思念之情。其后,宫妃用纸为影,逗太子取乐,民间仿效流传,逐渐形成了皮影戏。皮影兴盛于宋朝,元代开始传往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明清之后,皮影戏剧日趋丰富,雕工技术更加精细,并将纸皮改  为牛皮或羊皮。至清末,皮影戏盛行全国。清道光年间,川北皮影已十分兴盛。
皮影戏是用灯光将受栏门人操作的人或物的影投射到屏幕上,说唱通过配音进行。皮影的操纵者,俗称拦门将,令其做出各种动作,全赖三根棍子和关节线,一个栏门将可走一个人物,也可同时走两个人物,令人物根据剧情,作出点头,摇头、拉、推、摆、抖、俯、仰、射、挺、坐、站、走、踢、翘等各种动作,整冠、园领、理须、撩袍、端水、点火、变脸,极具机杼,维妙维肖。

  川北皮影,人物造型较高,头帽相连,头身可以更换。桉其大小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高2尺许,俗名“大门神”。中型高1.5尺至1.8尺,叫“二门神”,小巧别致的高0.8尺,叫“小门神”。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土皮影、广皮影(渭南皮影)和王皮影。土皮影是川北早先土生土长的,身高 2尺许,造型制作比较粗放,不便表演操作。广皮影,是陕西渭南传入的,被称为“陕灯影”或“渭南皮影”。它雕刻工艺精致,表演艺术精湛,皮影身高只有 8寸。王皮影是阆中宝台皮影大师王文坤为代表的川北皮影艺人取土皮影和广皮影之长,融川戏服饰之精华所创造的别具一格的皮影。其身高1.5尺左右,雕刻精细,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清晰流畅,色彩鲜亮协调,构图完整统一,每件皮影,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川北皮影表演艺术独具魅力。川北皮影艺人在世世代代的艺术实践中,细心研究,不断创新,大都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过硬的提手技艺。他们能将各种不同的人物,各类不同的角色的思想感情,通过屏幕表现得淋漓尽致。屏幕上的影人,在龙楼凤阁、雕栏亭榭、红花绿树、奇峰异壑、碧海蓝天中,举步而蹈,挥袖而舞,提枪撕杀,似真非真,是幻非幻,令观众为之惊叹不已。  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观赏皮影戏,简直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
川北皮影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早在1932年,世界著名文学艺术家埃贡.埃耳文斯基来中国考察皮影艺术,曾著书赞美川北皮影艺术。1988年,以阆中宝台皮影大师王文坤祖孙三代4人为主组成的四川省皮影艺术友好访问团,一行6人前往奥地利,在维也纳、林次市、萨尔次堡等城市进行为期12天的访出,所演《阴阳扇》、《梭罗镜》、《破桃山》、《收金龙》等剧目,受到奥地利国家和维也纳等市的政府要员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奥地利前总统辛格和夫人及文化部长、王室成员与王文坤一行合影留念,总统和文化部长说:“川北皮影雕刻、提走都很好,最惊人的是雕刻。”一个本只适宜30多人观看的戏剧,每场却挤满了三四百人,专家们称赞:“这是真正的东方艺术品”。如今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收藏了王老先生雕刻的皮影《孙悟空》。
  1989年4月,南部县马王乡皮影世家第七代传人何正同,应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邀请,为英国、丹麦、俄罗斯、法国等国家 的专家、学者演出皮影戏,他一人操纵几十个皮影,又演又唱,表演的人物生动细腻,刚柔相济,栩栩如生,连影人喘息的动作都表演得逼真动人,技艺十分精湛。为他伴奏的乐师是他的侄子何天奎,他一人同时操作小鼓、堂鼓、锣、钵、镲等打击乐器,还要拉胡琴、吹唢呐。可算世界人数最少的伴奏乐队,令外宾们惊叹不已。何正同叔侄堪称川北皮影的后起之秀。
随后,何正同皮影班(两人)又参加了成都国际熊猫电视艺术节和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首届长江民间工艺艺术节的演出,受到中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德国汉学家,皮影专家奈.西蒙博士高度评价:“南充的皮影戏和唐山丰润县农民皮影戏是中国最好的皮影戏。”1995年6月,德国皮影专家,汉堡皮影剧团团长托梅.露易斯女士不远万里,慕名专程来中国观看何家皮影戏,好激动地说“我回国后,可以骄傲地向人宣告,皮影在中国确实还存在,而且南部县马王皮影的表演技艺最精湛。”川北皮影走向世界,名扬欧洲,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程艳红,来源:,来源地址:)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