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势象空间,16位艺术家共叙“家乡的形状”
- 时间:2023-04-18 09:05
- 来源:hi艺术网
- 作者:佚名
2023年4月15日,“家乡的形状”于势象空间开幕。该展览由冯兮担任策展人,蔡东东、陈彧君、贺勋、李青、刘展、马文婷、宋元元、王巖、徐小国、薛若哲、闫占城、张晓、赵大钧、郑江、周童、祝大年16 位参展艺术家,以架上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共叙“家乡的形状”。

什么是家乡的形状?策展人冯兮从家乡与形状的注解对展览主题进行阐释,家乡是或近或远的物理空间,承载着亲情与乡愁,而形状是个体经验下对家乡的印象或感知,由此催生出的具体物象或行动。

第一次的家乡,是生与死。艺术家贺勋的《育儿百科》,利用全书的书口给逝去二十多年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交代了艺术家北漂的生活、女儿的出生,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在作品《母亲山》中,小尺幅的坟墓墓碑与大尺幅的陵园全貌构成了一幅绘画装置,饱含着艺术家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观念摄影师蔡东东作品《哺乳》纪录了母亲喂奶的温馨场面,工作室墙面上悬挂着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穿过具有私密性和生活化的摄影作品,我们也走进了蔡东东的创作历程。



第二次的家乡,在路上。刘展的单频录像作品《西南有风》,记录了艺术家从北京回到河南洛阳老家,行走在国道乡道的风景,自制的风动泡泡机不断产生彩色泡泡,又在风中飘散破裂,宛如一个个青年梦想。在蔡东东的《生活史》中,艺术家将他在民间收集的照片底片串联成故事,从民国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构成了100年的生活史,这也是每个人的生活史。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在势象空间,16位艺术家共叙“家乡的形状”,作者:佚名,来源:hi艺术网,来源地址:http://www.hiart.cn/news/detail/a21ku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