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京味儿特色的舞蹈“绝活”不“绝”——略探北京高跷秧歌的传承发展
- 时间:2021-07-08 09:41
-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作者:马健昕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入挖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资源,各类承载着厚重文化和古都风韵的“非遗”项目,如北京评剧、北京兔爷、北京绢人等如今正以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方式再度走进人们的文化视野,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借助日益完善的保护与发展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了“非遗”的活化与传承。在大力倡导“非遗”文化保护的今天,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搭乘时代列车焕发新光彩是人们的期待,而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非遗”艺术更好的传承发展,需要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聚焦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北京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和西北旺高跷秧歌,走进昔日北京城最负盛名的两支秧歌会,观照北京传统舞蹈在当下的发展,从北京高跷秧歌的创新与转化之路中或许能获得些许启示与思考。
北京高跷秧歌这一习俗源于清代“朝顶进香”的庙会,是清代“花会十三档”的重要一档。高跷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把昔日老北京的民生民情与风俗文化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是颇具观赏性的民俗舞蹈。五斗斋高跷秧歌和西北旺高跷秧歌这两支秧歌会都兴盛于清代中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这两支秧歌会的发展现状都不容乐观,不仅秧歌表演技艺濒临失传,而且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正面临着内因与外因的发展瓶颈以及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考验。
目前,高跷秧歌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个难题,秧歌演唱和高跷技艺无人可传的问题尤为突显。究其根源,我们从秧歌本身的艺术属性观之,五斗斋高跷秧歌的唱腔是京腔大韵,西北旺高跷的曲调则相对高亢,腔韵悠长。演唱者大多借景生情,即兴作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词演唱需要经验,传播方式更多的是口传心授。由于掌握着传统技艺的老艺人年事已高或相继逝世,而昔日以兴趣为由而参与秧歌会的人群日渐减少。此外,高跷秧歌不像普通地秧歌,需要借助高跷来完成,舞蹈难度不低于杂技表演,也堪称“绝活” 。现在高跷秧歌的教育较难实施和推进,因为很多家长认为高跷是一项危险活动,担心孩子因练习高跷而受伤,加之当下对于高跷秧歌的传播缺乏专业教育的介入与研究,因此使之很难成为孩子们的一门兴趣爱好。随着城市的商业化发展和乡镇街区的变迁,五斗斋秧歌没有了室外活动区域。海淀西北旺高跷秧歌由于村落迁移,参驾、进香、踩街所展现出的“仪式感”亦全然不见,所见的只有广场上的高跷技巧表演了。因此,不打破以街道和乡村为主要传承区域的思路,努力拓展其新的表演空间,单纯以传统的心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普及与传播,很难推动其传承发展。
当下,人们对于昔日高跷秧歌的审美认同也存在较大差异。北京的高跷秧歌会是老北京历史积淀下的大众审美的产物,在当下却面临“乏人问津”的现状。高跷秧歌的传统是男扮女装,角色装扮是《水浒传》角色或十二精灵的传统扮相,昔日表演的武松、燕青和孙二娘等人物的装扮皆取角色之特点,但服装和化妆都较为粗糙,难以获得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认同。其实,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可以唤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以今年春节最受好评的舞蹈《唐宫夜宴》为例,抛开舞蹈本体不谈,单纯精致的服饰装扮就为表演增添色彩,唐三彩的服装配色复活了唐代舞乐俑,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如今人们的审美提高了,在传承与保护古老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新时代人民的审美需求。高跷秧歌昔日的视觉美感与当下精益求精的视觉审美需求差距甚远,也因此并不受群众的广泛追捧。
高跷秧歌技艺的教育传播也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秧歌盛会的精彩就在于其表演形式涵盖说、学、逗、唱的技巧,各角色技艺绝活精彩纷呈。高跷学习需要多方面技艺的掌握,秧歌所需技艺一招一式都需要学习,并不是拿来就会,“绝活”的技艺传授需要精力和时间,需要专门的指导与专业的学习。我们需要培养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力量,需要统筹专业人士为传承队伍注入新生力量。
传统舞蹈要延续其生命力,“变与不变”也值得商榷。在近些年的表演中,我们发现五斗斋高跷秧歌有意做出了一些创新,一方面表演没有了演唱,把跷腿由原来的三尺二变成了二尺,另一方面加强了女孩的表演,男子舞蹈中增加了拿大顶、蝎子爬等高难度技巧。这些做法虽加强了舞蹈性,但与昔日的综合戏剧表演形式比较而言,在唱腔唱词、舞蹈风格和技艺表现上都失去了以往的精彩。两支秧歌会自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一些重要保护举措值得推崇和借鉴。如五斗斋秧歌积极开辟中小学第二课堂,来提高中、小学生对高跷秧歌的认知与兴趣,也代表北京传统舞蹈出访过埃及、法国等国家。
高跷秧歌这样有京味儿特色的舞蹈绝对不应“绝”,系统梳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对其历史进行弘扬和传播可以延续遗产的生命力。在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要让秧歌“活”起来,在文字、视频、音频上充分挖掘利于传播和分享的传统文化要素,要做到有生动的故事可讲,从口口相传做到有字可传、有音可传、有影可传。我们要在传播途径、技术创新、题材改变、表演特色方面结合新时代的特色,并与当下审美需求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线上传播渠道,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线上自媒体来传播高跷表演技术,可录制教学视频、表演视频、娱乐视频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高跷秧歌。应充分探索高跷秧歌的亲身体验途径,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在高跷秧歌的服装造型设计方面,既要有传统特色又要有大胆革新的创造,为秧歌的传播注入新动能。
对于舞蹈本体的创新与研究,是促进高跷秧歌保护与发展的根本驱动。高跷看起来好看,走起来难,为了克服险与难,我们不妨尝试把高跷表演的高度进行分类,比如初级可以是寸跷,不足半尺,中级高度半尺到一尺,高级高度一尺到两尺,这样可有效地规避高跷秧歌的“险”和“难”,又降低了体验与学习的门槛。高跷秧歌要想发展,亟须专业人士的参与协作。在教学上,要深入研究高跷秧歌的舞蹈特色,把秧歌的步伐、动作再度加工与升华,深挖高跷秧歌的动律与风格特色,突出表现京韵锣鼓的地秧歌特色,根据角色特点升华成各类性格舞蹈,形成舞段,使其表演有据可依、有法可学。整理、挖掘、建立高跷秧歌的各类表演体系,对其演唱、舞蹈和伴奏进行创新性的复活与展示,在庙会和各类群众文化中得以展示。在作品呈现上,昔日高跷秧歌的题材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中汲取养分,其思想内容符合旧日的大众生活趣味。如今,我们不仅要活化历史,从古代文化中汲取源泉,也要立足于当代人物和角色的塑造,以反映新时代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拓展。
目前,全国各地把“非遗”产业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摸索出一条条“非遗+扶贫”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开始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非遗+旅游”的产业发展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人正是因为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才对旅游有了需求。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非遗”的传播拓展了渠道,提供了舞台。将这种传统艺术活动更好地融入现代文化和旅游体系,对传承京味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消费、丰富群众艺术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多途径培育适宜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土壤,让北京高跷秧歌成为京味文化的“活化石”再现活力,在新时代发展中焕发其生机。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马健昕,来源:《中国艺术报》,来源地址:http://www.cflac.org.cn/ys/wswd/wdzx/./202104/t20210420_54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