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在情境中培植活的语言
- 时间:2016-03-11 08:27
- 来源:全息网
- 作者:本站编辑
肖俊宇:好的,活的语文就是真话、实话、自己的话、与与众不同的话,这话一定是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植根于真实的土壤,植根于个性与特色的土壤,是有生命力的活的语言,是自己会生长的语言。
教材中植根于真实、个性的语言不少,这种语言无法随便替代,一看就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翠鸟》: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不样机灵,还是逃脱不了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般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尤其是像“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语言就是植根于真实,描写得活灵活现,是生机勃勃的活语言。
《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陋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差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其中特别是“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岂不是活生生的语言,它牢牢植根于小孩“看呆”和“牙也动”这一真切情境.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那作文教学中如何在情境中培植活的语言呢?
肖俊宇:培植活的语言首先要有“培植意识”,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积累、领悟课文中那些富有个性的活语言,如前例,这里不赘述。
这里要说的,也就是最核心的,就是要在习作教学中创设语言生长的土壤──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培植语言,让语言生根、生长,让语言立起来。
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做“摔鸡蛋”的实验。有了“摔”这一情境,这一体验,学生的语言就有了沃土。学生便“素描”了这样的文字──
第一次实验时,我们用两块海绵将鸡蛋包起来,用线捆住,摔到地上时,线松开了,鸡蛋还是破了。后来,我们用油纸袋做了个降落伞,系在上面,让它增加阻力,摔下来,鸡蛋没破。
这里,“包起来”、“捆住”、“松开”、“破了”、“系在上面”等,不是凭空臆造,不是胡说一通,她源于真实的情境,真切的体验,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样训练学生的笔力,培植活语言,久而久之,无论遇到什么情景,学生都能信笔如飞。
再看一比较具体的实例《鲤鱼跳龙门》片段:
课伊始,教师从创设情境入手──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鲤鱼跳龙门”的游戏,所谓的“鲤鱼”就是一枚一角的硬币,所谓“龙门”就是一根笔杆,不用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硬币,谁有办法让硬币跳过笔杆?
生:(有的满脸疑惑,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比划着动作……并三三两两有人犹犹豫豫缓缓举手)
师:(示意放下手)刚刚老师是怎么要求的,你们心理是怎么想的?请写一两段连贯的话。
生:(奋笔疾书几分钟后)──
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做个游戏,我们都乐了:耶!爽!
只听老师说,这个游戏的名称叫“鲤鱼跳龙门”,我想,什么是“鲤鱼”?怎么跳龙门呢?原来,鲤鱼是一枚硬币,龙门是一把笔杆。老师又说:“看谁有办法,不用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硬币,能使鲤鱼跳过龙门?”
我大惑不解,不接触硬币,就是连摸一摸,碰一碰都不行,怎么能让它跳过龙门呢?这不可能。思来想去,我说,把硬币放在纸上,掀一掀纸,手不粘到硬币,让硬币跳过龙门,这成!可话音刚落,老师说:掀纸那算是用手接触硬币了。
我晕了,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里,因为有了“游戏玩法”和“我的心理”这两个情境,学生便能把老师怎么说,游戏怎么玩这个意思说清楚。围绕这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语言,教师又要求学生改一改说清楚,这是第一。第二,听了要求以后,心里有什么想法,这就是心理活动。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教师要求学生改一改,把它写具体。因为有了“语言沃土”,训练目标又十分明确,绝大多数学生都文从字顺地表达心中意思。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体验,学写玩法,这是一个学生习作片段──
于是,我把硬币往前推一把使使它靠近笔杆,作了一个深呼吸,“呼,呼──”将气流猛地射出,只见硬币刚腾起便紧贴在笔杆上,就是无法跳过龙门。吹了两三次都是同样的结果,哦,原来硬币离笔杆太近,刚翻动一点就被笔杆死死挡住了。
后来,又试了几次,最后发现硬币离笔杆三四厘米是最佳位置,吹气要集中,出气要迅速、短促、形成爆发力,强气流要对准紧贴硬币前的桌面,这样,就十有八九能轻松跳过龙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把“画面”变成文字的过程。把“胸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达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里,学生有了“太靠桌边”、“太靠笔杆”两次失败的体验,有了“三四厘米距离”的成功实践,这样语言就有了根,就有了生命,语言就能生根、发芽、成长。反之,若人云亦云,用自己的口说他人的话,那就是“无根”的死语言,犹如没有魂魄的野鬼。
成功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培植这种活语言,摒弃那些死语言。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您的活语言论确实抓住了作文教学的根本,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照此实践,作文教学一定能酿就一片新天地。谢谢肖老师,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