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画虎法
- 时间:2015-07-21 08:35
- 来源:全息网
- 作者:网络
学习画虎,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对头可以直取捷径,少走弯路。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客观的学习规律,即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步就班、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待基础打好了,掌握了各种传统技法,然后再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画出不同风格的虎。
中国传统的创作方法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即现实生活与艺术理想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所谓"外师造化",就是尊重客观事物,重视生活体验,忠于描写对象。所谓"中得心源",即重视作者主观感受,通过作者主观感受而对自然界获得的素材予以剪裁、取舍、精炼、提高。"心源"包括作者内心世界和形象思维,亦即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意境。
中国的传统画虎技法,归纳起来,有白描法、工笔法、工兼写法、写意法、没骨法、泼墨法、指笔法等。
一般说来,画虎应先学工笔,目的是通过工笔画虎,将虎的组织结构、生态动势以及骨法用笔等熟练地掌握,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工兼写法、写意法及泼墨法。写意法及泼墨法看起来似乎简单,要画好却很难,因为这是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才能心中有数,放而不乱。好的写意及泼墨画应是提纲擎领,以简胜繁,洗练精粹的艺术作品。初学者应循序渐进地耐心探索,切不可操之过急。若越过工笔的学习阶段,一味追求痛快淋漓的笔墨趣味,弄得不好是要走回头路的。
传统的画虎技法的特点简述如下:
1.自描法自描法,以线描为主,这是中国传统的基本画法。白描法画虎,一般有细描和简描之分。细描法,用笔细密,笔法近于楷书,不设色,要求骨法严谨,笔力秀劲,繁而不乱,毫毛毕现,属于精工细描之法。用细线描轮廓及毛皮斑纹,五官及爪牙用浓淡墨描,并可适当用淡墨加以衬染。简描法,用笔简略,只勾轮廓线,不丝毛。根据画面需要,主要斑纹可以适当画些,次耍的则可省略。力求精简概括,只抓大体大势,不计细部。但五官必须着意刻画,墨色需有浓淡干湿的变化,不宜一色到底。细描法宜用熟宣、熟绢,简描法则宜用生宣。
2.工笔法工笔法,是一种比较工整和写实的画法,造型力求形似,以逼真为美。一般是在细描的基础上渲染设色而成。画工笔画,勾轮廓和丝毛,用墨不宜过浓,以免墨迹板滞不易罩色和修改。只用较浓重的墨重点刻画头部眼险、鼻准、口裂、耳轮等,其它部位如腮毛、胸毛、腹毛、下颁、尾毛等均宜用淡墨轻描,斑纹也宜先用淡墨打底色,然后逐步加深。最后用浓墨在斑纹处丝毛。着色时,头部肩心、鼻梁、脑门及颈背部、躯干部以及四肢外侧颜色较深,尾部较淡,胸腹部、四肢内侧及腮毛、脚趾等处全留空白。黄毛用石黄,白毛用白粉,务必色泽鲜艳,加深周身茸毛感,须眉及耳毛以自粉细描。郎世宁及刘奎龄画虎接近此法。
3.工兼写法工兼写法,即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一种画法。此法行笔略粗放,但造型仍求真实,作画程序与工笔同,不强调勾勒和工笔丝毛,主要以笔墨趣味取胜。着色前一般以淡墨渲染,作为底色。着色时以朱瞟、藤黄、花青连续罩染多次。着色后,以浓墨趁湿缴斑纹,使墨迹渗化,产生茸毛感。染色不宜过浓,要保持透明,用色须不损墨彩,以便互相发挥应有的效果。斑纹应略加取舍,突出主纹。须眉及耳毛可用浓墨或白粉描。
4.写意法写意法,用笔粗放、洒脱、概括、精炼,着重笔情墨意和艺术境界的追求。画写意虎,都只抓虎的大体和神态,不拘小节,有意识地加以强调或忽略,为的是在"形似"之外追求"神似"。写意多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此法宜用生宣。
5.没骨法没骨法,是一种不勾轮廓而直接以色块来表现的画法,相当花鸟画的点虱法。大面积以色块涂抹,局部仍以线条勾描。用笔大胆泼辣而有分寸,笔墨浓淡轻重变化要有层次。实处着笔,虚处空白,突出主要部分,次要部分可简略。高其峰及彭友贤画虎接近此法。
6.泼墨法泼墨法,不拘小节,大胆洒脱,一切化繁为简,虚中见实。大块面积以水墨或色块大笔涂抹,高光部、虚部、间隔部留空白,重要轮廓及斑纹则简略勾描,寥寥数笔,意到即成。此法宜用质地优良之生宣作画,否则,笔触及层次干后即模糊拉平,私易达到良好效果。李秩仁画虎接近此法。
7.指笔法指笔法,乃以指代笔作画,笔墨趣味别具一格。该法创自高其佩,代有传人,至潘天寿则有所发展。以指笔画虎,前人未尝得见,本人曾尝试多次,效果良好。用笔与写意大致相同,由于工具不同,情趣便不一般。作画时五个指头和手掌都可能用上。一般以中指头和指侧画线条,以小指甲画细线条。手指蘸满水墨后,运用得当,不仅能出中锋笔姿,而且刚劲有力,变化多端。唯手指蓄水不多,画长线条较困难,有时不得不连接而成。画大块面积不易,不得不借助于拇指和手掌。笔墨之间,往往断断续续,似笔非笔,虚虚实实,奇趣横生。这种画法,应以简笔线描为主,必须干后着色,色宜淡雅。此法生宣熟宣皆可用,视各人习惯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