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陶器刻符——“陶文”

  • 时间:2023-02-23 15:49
  • 来源:大河网
  • 作者:宋健 侯鹏云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文明初萌,天地之间。历史先民在参悟天地、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将思索与感知具象为一件件物品,描绘到一刻一划的符号当中。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诸多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在出土陶器上刻画有一定数量,类似文字的符号。经多方考证、推究,普遍确定这种陶器刻符,被通称为陶文,可能是比甲骨文更古老、更久远的文字起源。

  考古专家和文字专家们表示,陶器刻符看起来并不复杂,有的像英文字母“T、X、K”,还有的像汉字“丰”多了两横的符号,甚至有的和汉字“米”看起来一模一样。这些陶文由于出土量有限,历史跨度过长等原因,暂时很难解析。不过有一些陶文可以推测大致的意思,比如多横的“丰”“米”等。

  多横的“丰”和甲骨文中的“玉”十分类似,表示一种玉器,很有可能就是“玉”字的起源。陶文“米”和现代的“米”字虽然写法一致,但更近意于现代的“禾”字,可能表示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或成熟被收割,证明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事活动。

  “个”与现在的汉字“个”也差不多,但专家们表示,陶文“个”刻画的左边是一横,右边是一撇,因此严格来说不是“个”的书写方式。如果从象形文字的角度来分析,陶文“个”更像是一把铲子,或者是一个石锤。

  最复杂的是一竖三“丿”的陶文,也有的是一竖四“丿”,并且有的“丿”在左边,有的“丿”在右边。专家表示,这类陶文出现的次数最多,说明在日生活常中很常见,所以有可能是表示谷物,不同数量的“丿”表示谷物的多少,左右则表示谷物的位置。

  有一类看起来最简单,就是一竖,也有的两竖,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一竖和两竖的意思却完全不同。专家表示,一竖是用来计数的,表示数量“1”,但两竖并不表示数量“2”,而是表示“道路”,或者是发现新的路,可以通往其他什么地方。


  仰韶时期发掘的刻符、陶文,吸引了众多专家纷纷深入其中,仔细研究、科学论证,并以公开发表著作的方式,极力留存、宣传、推广、转化研究成果,形成了对陶文、刻符的权威主流声音。

  陈炜湛在《汉字起源试论》中说,“这些符号,正是我国文字的原始形态和原始阶段,它比甲骨文更古得多,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王志俊在《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刻画符号综述》中说,“仰韶刻符和商代甲骨文、金文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金文是仰韶符号的发展。”

  于省吾在其所写的《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表示,“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但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仰韶文化距今约有六千多年之久,那么,我国开始有文字的时期也就有了六千多年之久,这是可以推断的。”

  郭沫若在其所写的《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也明确表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领队樊温泉同样表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相关遗址中发现有部分的早期刻画符号或是简单的有文字意义的划符,其中一些表意的或有初步记事和计数作用的符号,可能就是早期文字的萌芽状态,或是代表着文字发展的雏形。到了龙山文化时期,一些遗址中发现的陶文可能与早期文字的产生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探寻汉字起源、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开汉字起源更多的“神秘面纱”,期待更多的业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宋健 侯鹏云,来源:大河网,来源地址:)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