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呐喊》
- 时间:2021-04-26 09:30
- 来源:简书社区
- 作者:清清静静远山白云
一条苏富比要拍卖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的新闻,一时间把艺术界搅得沸沸扬扬。据相关人士估价,成交价至少8000万美元。这幅画作是蒙克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中唯一没有被博物馆收藏的版本。它一直与挪威的奥尔森家族故伴,躲过战争的硝烟,晃过窃贼的视线,即将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与它相关的一些故事,那个与死亡、痛苦纠结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也再一次浮出历史的沼泽。
《呐喊》是心灵的地狱:
1895年的某个傍晚,蒙克和两个朋友在落日余晖中漫步,渐渐落山的太阳把天空浸得血红。两个朋友行走间谈笑风生,而蒙克却停下脚步,斜靠在桥梁斑秃的栏杆上。此时落日的红色愈发变得浓郁,突然,蒙克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一声骇人的尖叫!
这声尖叫成了他的梦魇。他在日记中写道:“深蓝色的挪威峡湾和城市上空是一片血样的火舌,我站在那里,怕得全身哆嗦。”同他以前的习惯一样,他不断追溯这种绝望和不安的感觉,可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感觉,他不断拷问着自己的内心。
有一个形象慢慢浮现在他脑海中,那是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一具来自秘鲁的古代印加人木乃伊。这具遗骨来自安第斯山,身长162厘米,像婴儿一样蹲伏,双手捧脸,仿佛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又仿佛是一种解脱。
他决定把这个形象放在画布正中间,夸张地扭曲他的形体,用色彩打磨那个尖叫的木乃伊,或者也是尖叫的自己。最终,他画出了《呐喊》—令人震颤的、色彩混淆的天与河,漫延到天际的无止境的道路,一个骷髅一般的强烈扭曲的人,双手放在耳朵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
《呐喊》成为了蒙克的成名作,属于蒙克“生命饰带”系列,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问题是,任何一个到过挪威奥斯陆的人都知道,作为北欧极地国家,挪威由于气候严寒,空气纯净,天空中极少漂浮杂质颗粒,故而极少产生阳光折射现象,除了按季节出现的北极光,落日余晖几乎不可能像蒙克所言般,在瞬间红彻天空,更不能出现“深蓝色的挪威峡湾和城市上空是一片血样的火舌”的恐怖天象。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害怕的全身哆嗦?那声尖叫到底从何而来?
家庭命运是他永恒的艺术难题:
1863年,蒙克出生在挪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亲戚中,更不乏画家雅各布·蒙克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这样的文化界名匠,蒙克有着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但遗憾的是,在蒙克5岁那年,年仅30岁的母亲患肺结核去世,母亲的去世成了整个家族苦难的开始。不久后,蒙克的姐姐也因肺结核离开人世,到了蒙克26岁那年,父亲也随着两位至亲离世,6年后弟弟病逝,之后没多久,妹妹被诊断出精神病。这些生离死别的打击不停折磨着蒙克,1902年,他因婚姻问题发生纠纷失去左手一截手指,1908年,蒙克终于因过度酗酒、积郁太深而患上精神病,晚年右耳几乎失聪。
长期的家庭变故在蒙克内心埋下了深重的恐惧感。一旦来自外界的足以唤醒他畸形恐惧心理的刺激,蒙克便会很自然地将平凡的黄昏转化成鲜血淋淋的末日色彩;同时,他的病态神经在突然受到血红的颜色刺激后,立刻传递给大脑一个“假象判断”,即死亡马上降临。这就是他听到的“一声广大无边的尖叫呼喊”,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蒙克晚年一直深深受孤独症的痛苦折磨,他在日记中说:“我总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我摆脱不了没完没了的恐惧生活。”他生命的最后27年一直与世隔绝,1944年1月23日死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外一个叫艾克里的小村子。
《呐喊》颠沛流离的命运:
二战期间,希特勒憎恶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派画家的作品,将蒙克绘画定义为“病态、疯癫”。还好,在20年代就追随蒙克创作生涯的商人奥尔森以低价从纳粹手中收购了30多幅蒙克作品,并在1940年逃往英国时,提前把收藏的画作转移至一座家族农场。1940年4月,纳粹德国占领挪威,大批蒙克画作因得到奥尔森家族的保护而免遭劫难。
然而50年后,两名窃贼潜入挪威国家博物馆。不过几分钟的工夫,1893年版的《呐喊》就消失无踪。2004年,多名蒙面窃贼再次在蒙克博物馆偷走1910年版的《呐喊》和另一幅名作《圣母》。全世界人民一片哗然,唏嘘不已。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在这样一个年代,蒙克的《呐喊》轻易联动起所有人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人们众说纷纭,有说逼迫政府就范的,或者谋求黑市交易的—毕竟这么著名的画作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脱手。随后挪威一家小报爆出惊人内幕,蒙克的《呐喊》已被窃贼烧毁!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也找不到辩驳的理由。最后当警方终于站在公众面前,宣布丢失的两幅画已经找回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
面对举世瞩目的拍卖活动,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经理西蒙·肖说:“《呐喊》是少数几件超越了艺术界本身,可以被全球的观众所认识的绘画作品。对于收藏家和艺术机构来说,这次的收藏机会难得一遇,因为这是里程碑式的大师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