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三十二】
- 时间:2024-10-10 08:16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郭进拴
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三十二】
人类之树谁知凋落了多少这样的花朵。零落成泥,只有香如故……
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是美丽的。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这是田晓霞给她揽工男友孙少平留下棉被时的小纸条。是小说里很感人的一处。
古塔山上: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较之孙少安与田润叶的"平民式"的爱情,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带有浓厚的现代意味。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孙少平,他时刻能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领导家庭出身的田晓霞美丽大方,才华出众。她深深地挚爱着她这个"掏煤的男人"。这个"掏煤的男人"也敢于向她靠近。作为自然人,晓霞和少平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作为社会的人,一个是领导的女儿,一个是山沟沟里农民的儿子;一个是省上的大记者,一个是掏煤的工人。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走不到一起,就算能够在一起,无论对于孙少平还是田晓霞来说,婚姻将会是涂抹了苦药的甘蔗。
田晓霞之死是作者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作者本身浪漫主义色彩的冲突下一个必然的结局。孙少平——孙玉厚的二小子,在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的眼中,我们的主人公在他未来的恋人的父亲就是这一个简单的印象。而就在这一段的场景里,虽然,田福军在家中,但作者始终以田主任这一官衔称呼,暗示着差别。在孙少平与田晓霞恋爱时,作者巧妙的没有安排孙少平与田福军的见面,作者现实主义的写作目的无法用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观念来处理这一种两个阶层的碰撞,如果在文中,作者将孙少平刻画成一个寒门出身的大学生,田福军也许能够接受,因为田本人也就是这一类型,但由于作者对孙少平的刻画只是一个煤矿工人,即使作者把孙少平刻画的再富有魅力,但冲不破中国五千年的观念,这种矛盾在作者文字里无法处理,如果出现,一种结果是作品变成了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另一种结果就是田福军这个完美的共产党干部人格魅力在女儿婚事上的丧失,两种结果都不是作者所愿看到的,尤其是不愿看到田福堂身上所具有的农民的特性在自己极力刻画的一个将近完美的共产党干部身上发生。
路遥是1988年得的茅奖,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回忆:
“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我放下电话在田野里走了很长时间,望着头顶上的明月,我感慨万千。是啊,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因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而这个领奖的人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注:当时路遥已重病)。”
王天乐好不容易筹到5000元,并想出了一个永无后顾之忧的办法:“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找不来外汇。”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的文学。”
2012年10月11日19点,喜讯传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由衷的感到高兴,毕竟诺贝尔文学奖是几代中国作家的梦想,过去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国人一直无人问鼎。随着莫言热的一再升温,使我不由得想起历史上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如鲁迅、林语堂、老舍等,还有和莫言同时代的一流作家,如苏童、余华、贾平凹、王安忆、铁凝等,莫言只是他们中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是莫言作为农民出身的作家,本性厚道,从事低调,他一再表明自己没有权力代表中国文学,得知获奖以后的第一感觉是狂喜并惶恐。
莫言的《蛙》曾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是在2009年6月出版的《收获》上读到的,看到标题时,我以为是写动物的,读到后面慢慢的被吸引了。这里顺便说一下,我对《收获》的崇拜来源已久,有一种说法,八九十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生,只要能够在《收获》上发表作品,可以替代毕业论文。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凡是《收获》里的中篇和长篇我都会仔细的阅读。2013年初,我特意在新华书店买来了莫言的代表作《蛙》,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反复研读、思考,写出了一下几段文字。
《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万足也就是万小跑的姑姑万心传奇坎坷的一生。万心小的时候就临危不惧,敢和日寇怒目相视,建国后凭借红色出身和过硬的医护本领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妇产科专家,和土接生婆们一番较量,使群众们接受了新法接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群众敬仰她,称之为送子观音。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万心被派到公社计生办,一干就是几十年。期间,万心坚决执行计生政策,可谓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流掉了包括侄子万小跑媳妇王仁美孩子在内的两千余个计划外怀孕胎儿,这一成绩将万心在群众中的威信一扫到地,她在群众心中由一名送子菩萨变成了戕害生命的魔鬼。进入晚年,国家的计生工作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也“开放”了,大款生,官员生,就是无权无钱的小职员们不能生,看透人生的万心摇身一变又成了送子观音,一副所谓的“转龙换风”的药丸要价不菲,专门卖给那些贪污受贿发民财的“大人物”们,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寻求心灵的安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