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孝典范——朱学军

  • 时间:2024-05-07 16:35
  • 来源:会员中心
  • 作者:郭进拴

  敬妻如娘,爱妻如子,是为娘子。

  ——题记

  “总在心田里成长,也在灵魂中生根。花开迎来满庭芳,都是人间好风景。慈孝参天树,美德枝长青,岁岁花不败,代代叶茂盛。总在历史里生辉,也在时代中传承。和谐尽显真善美,千年慈孝扬文明。世上有慈爱,家家多温馨,百善孝为先,人人知感恩。”一听到《慈孝曲》动人的优美旋律,我就想起了他感人的慈孝故事。

  他,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没有谁能看出他笑容后面的故事:34年前,妻子被查出身患重病,多次接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他舍弃家当,前后治疗花掉20多万元,不离不弃救治重症妻子,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

  他就是老朱。他“不抛弃、不放弃、不舍弃”,一直用满当当的慈爱书写着无怨无悔的慈孝人生。老朱即朱学军,圣哲始祖朱熹传人,优秀党员、模范丈夫;老王即王春芳,孝圣宰相王祥传人,孝女孝媳、贤妻良母。

  一首家庭实录诗,记录了这个慈悲慈善慈孝之家的慈爱慈和慈睦故事——

  河洛朱家,朱熹后裔。教育世家,书香门第。

  上下四代,老师十余。慈孝家风,千年承继。

  祖父慈蔼,祖母慈祥。家族鸿慈,慈悯慈云。

  慈柔慈厚,慈恕慈良。慈念心上,慈惠慈光。

  慈颜永驻,慈泽乡党。给人温暖,送人力量。

  烛光闪亮,照耀前方。严父慈母,严慈相济。

  身体力行,慈孝教育。慈眉善目,父慈子孝。

  大慈大悲,慈善公益。大发慈悲,穷人受惠。

  心慈好善,慈乌反哺。俭故能广,慈故能勇。

  慈幼孝老,敬老爱小。老朱爱妻,王祥后裔。

  孝圣卧冰,为母求鲤。慈孝美德,老王传递。

  娘不能食,含食喂之。口对着口,嘴贴着嘴。

  亲吻喂食,持续年余。有此孝女,娘命延续。

  老朱长女,幼小龋齿。四处医治,亦不能食。

  慈母春芳,老朱娘子。咀食喂女,一日数次。

  嚼食救儿,日夜不息。有此慈母,生子救女。

  二零一二,九月月底。慈母春芳,突患重疾。

  有其长女,休学护理。侍奉瘫娘,不离不弃。

  娘能张嘴,却不能食。女学母样,含食嘴喂。

  亲吻喂饭,坚持年余。上下三代,含食口喂。

  感动医护,感染邻里。慈孝之风,影响周围。

  慈孝之声,绵延千里。慈孝祖德,传承千年。

  慈孝家庭,辐射华夏。爱国爱家,相亲相爱。

  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接通天道,天地正气。

  德才配位,打开格局。天人合一,和谐天地。

  厚德载物,为善最乐。自强不息,刚健勇毅。

  中华文化,四海一家。共产党人,胸怀天下。

  党员之家,孝贤之风。紧跟时代,慈孝慈爱!

  老朱老王结连理,夫妻从此二合一

  1990年阳春三月,老朱到王家迎娶老王。老朱是理圣朱子传人,家乡有一条罗水,还有将相名士墓地(西汉丞相黄霸、东汉名将王霸、西晋文圣潘岳);老王是孝圣王祥传人,家乡有一条洛水,还有夏商王都遗址(古都斟鄩),老朱老王可谓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临出门时,老王紧紧地拥抱着老爹老娘,号啕大哭了一场,天地为之动容,送行的乡亲们亦为之落泪。大喜的日子里,老王为何哭得如此伤心?老朱不解,事后询问老王。老王说,亲爹亲娘,生养我24年,太不容易,这一出门,身为小女,不能时刻在爹娘跟前侍奉行孝了,想起来这些,就忍不住伤心恸哭。老朱这才明白,爱妻有一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孝心啊!老朱这才觉得,娶了老王,这一辈子值了!临出门时,老王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给老爹老娘磕了九个响头,才依依不舍地泪别父母双亲。爹拉起老王的右手,娘牵起老王的左手,郑重地交到老朱的手心里头,一齐说:“我们把女儿交给你了!”老朱郑重地点了点头,许下一世的承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正如《击鼓》诗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灾难突至父女扛,暴风骤雨愈刚强

  老朱和老王,相识相知于1990年,两人喜结连理,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甜蜜日子刚开头,不幸却悄然而至。结婚后不久,老朱突然发现老王面色苍白,经常无力地躺在床上,他先后带老王辗转各地的医院。经过医院的检查,诊断为严重的高血压、贫血及妇科病。

  有人劝老朱趁现在年轻赶紧离婚再找一个,老朱说,做人要讲良心、守信义,既然娶了她,我就要照顾她一辈子。老朱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老朱带着老王,辗转郑州、洛阳、新乡等地甚至外省医治,到北京、西安找专家,在民间、乡野求偏方,历时数年,花费不菲。那时候全家四口都靠他的工资勉强维持生活,积蓄很快用完,只能四处借债。

  老王一度陷入绝望,看着消沉低落的妻子,老朱更加注重她的心理抚慰和精神慰藉,耐心开导老王。在他的积极开导下,老王慢慢坚强起来,身体也渐渐恢复过来。

  老朱让老王一定注意好身体,千万别太累了,老王嘴上满口答应,可她实在不忍心老朱一人为这个家打拼,她就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儿,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在附近打零工,还要操持家务。干活从不惜力,疼儿爱夫顾家,却唯独没有善待自己,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吃药。

  2012年9月的一天,对老朱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黑色日子。老朱正在外地上班,亲戚朋友打过来电话说,老王因严重高血压引发脑出血,送到了市医院。噩耗如晴天霹雳,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医生递给他的是一张病危通知书。

  “医生,您一定要救活她,她才46岁啊!只要能救活她,哪怕我倾家荡产也愿意。”老朱和女儿扑通一声一起跪倒在地苦苦哀求,终于感动了医生,医生迅速安排老王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并安排医院最好的主治医师连夜进行救治。

  老朱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守候老王的一个晚上,医生前后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老朱虽然心如刀绞,却没有告诉女儿和娘家人,默默地一个人承受着这巨大的心理压力……终于等到了第二天,也等来生的希望,医生宣布老王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当时老朱隔着重症监护室的透明玻璃墙激动地对老王说:“春芳,你可要加油啊!老天爷都要你继续活下去,你要为了我,为了女儿,为了所有关心你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坚强起来,配合好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出院啊”。

  短短一个星期里,虽然医院下达了多份“死亡通知”,但老王每次都“死里逃生”。医生动员老朱把老王接回家,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但老朱看到老伴的睫毛还可以微微颤动,就不愿放弃,只要还有1%的希望,他决定付出一生的努力,哪怕苦点累点,也要换来奇迹。老朱知道,要让老王恢复到以前是不可能的事,但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老王有一天能开口说话,每天和他说上一两句,哪怕是拌嘴,他也心满意足。

  细心照料爱更牢,患难真情永闪耀

  手术应该说是成功的,暂时保住了老王的性命,却让她瘫痪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老王遭受的厄运,老朱没有选择离弃,而是紧紧握着她的手,与她并肩对抗病魔。经过医护的拼命救治,加上老朱和女儿的悉心照料,老王终于从死亡线上挣脱了出来。

  老王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一直处于重度昏迷状态,脑袋肿胀,鼻插饲管,脖子安着套管,大小便失禁。看着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70多斤的老王,老朱忍受不住内心的痛楚,一个人躲到角落默默地擦拭着早已控制不住的泪水。见此严重情形,尽管单位领导再三挽留,老朱还是毫不犹豫辞掉了旱涝保收、收入稳定的工作,毅然辞职专门日夜照料老王。

  在老王昏迷不醒的日子里,老朱和女儿一边承受着家庭巨变的严重心理打击,一边承受着身体的巨大消耗,他俩不论白天黑夜,轮流接力每隔半小时给老王按摩、擦身、插鼻饲,清理大小便……老朱和女儿每天天不亮就给老王换好尿布、翻身按摩、送喂饭食。

  照顾瘫妻的艰辛超出常人的想象,其中最难的是给妻子喂饭,特别费时费力。刚开始他和女儿用注射器经胃管慢慢往胃里注入牛奶、米汤之类流食,而后教老王用嘴吃饭,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下去。因长期往胃里注射食物,胃粘膜被破坏,后来老朱和女儿只能轮流接力用嘴艰难地给老王喂饭,医院医护以及同一病室的患者家属无不感动落泪。为保证饭菜温度,常常是热了又凉、凉了又热,如此反复许多次。

  此外,他每天还要换药包扎、按摩翻身、洗涮尿布,而且每隔半小时就要照看护理一下老王。有人劝他实在没什么希望,放弃算了,然而他却深情地说,“总得让女儿有个妈呀!”在他和女儿的悉心呵护下,老王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连续熬了多日的老朱,准备安心躺下休息一会儿,不料却因长期没有平卧,就在躺下瞬间,肺气泡突然破裂,不得已他也只好赶紧住院治疗。

  屋漏偏逢连夜雨,意外接踵而来。老朱家因电线短路发生一次严重火灾,一场持续一周的特大暴雨灾害又使老朱家成了危房,让本就艰难的家庭愈发雪上加霜。因投入少,劳作时间短,庄稼收入不及别人一半。每年收获后,老朱都是卖掉粮食给老王买药。亏得党和政府帮扶、乡亲好人帮衬,让他家得以度过难关。为此,老朱始终铭记在心、感恩于行。

  老朱不仅要面对老王倒下的残酷现实,还得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给老王治病,全部家当都支付了医药费,但是倔强的他没有被生活压垮,在照顾老王之余,他和女儿靠着打零工勉强维持。

  老王出了这么大的事,家里塌了半边天,母女连心,母亲遭此大难,女儿伤心欲绝。老朱就耐心进行心理疏导、开解安慰,他更明白自己就是孩子的全部,每当女儿失落时,他就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每晚默默地陪着女儿做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朱和女儿悉心照顾下,老王终于好转并出院。老朱耐心帮助老王进行康复训练,以减轻她的病痛。老朱的辛勤付出,让老王脑出血后遗症不断减轻。可能老天爷认为对老朱考验还是太少了,2013年4月,老王再次病发,又被送到医院住院数月,并做了手术。

  为了给老王治病,老朱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巨额债务,他和女儿艰难地挑起了家庭重担。俗话说:久病无孝子。更何况是夫妻呢?可老朱却做到了久病下爱心不变。老朱始终没有放弃,他用一往情深鼓励着老王一次又一次战胜病魔。如今的她,病情趋于稳定,生活恢复往昔。

  孝顺的女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周都会至少回来一次照顾母亲,为她洗头、擦身子……但老朱怕影响孩子工作,总是说“你忙工作,早点回去,我一个人应付得来。”女儿请保姆照料的想法也被老朱否决了,他害怕外人没有自己上心,没有自己细致入微,没有自己了解老伴的喜怒哀乐。

  一路风雨走来,老朱从来没有埋怨生活,而是坚强地对待人生,他坚信:不忘初心,大步前行,总有一天老王会好起来的!爱会创造一切可能和奇迹!

  老朱老王携手行,不离不弃筑爱城

  家住河南郑州的朱学军,是一位孝老爱亲模范。他是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与妻子结婚34年,夫妻二人感情甚笃。

  1990年,妻子突患大病、重病。2012年,妻子又突然晕倒罹患严重脑出血,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从此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女儿都在上学。老朱放弃外出的良好条件,辞掉工作,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忙前忙后毅然带病担起照顾妻子衣食起居、身体康复锻炼、务农打工补贴家用、关注两个女儿生活和学习的重担。

  妻子身患重症后,老朱带着妻子到处寻医问药,拿出全部积蓄为妻子看病,把妻子照顾得体贴入微。34年妻子病情多次复发恶化,不断住院治疗掏空了家底,还欠下巨额外债,然而无论怎样困难,他都没有放弃救治妻子的机会。他既要打零工贴补家用,又要照顾妻子和做家务,虽然十分劳累,却无怨无悔。一边辛苦干活一边照顾患病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真情呵护,34年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只要听到妻子一点动静,他就会立刻来到床前嘘寒问暖。他开始自学护理瘫痪病人的知识,学会了理发、打针、量血压等。为避免妻子长期卧床生褥疮,他每天坚持帮她擦洗换衣、翻身按摩,每天帮她做康复锻炼,乐此不疲。妻子经常说“老天爷给了我灾难,让我患病瘫痪,但也给了我一个好丈夫,陪伴我闯过一道道鬼门关,让我拥有无比温暖的今天”。

  老朱想尽各种办法为妻子补充营养。他两星期舍不得吃一次肉,却每天早晨坚持煮鸡蛋给妻子。妻子只能吃易消化的食物,他就变着花样给她做,每天准备可口的饭菜喂妻子吃下。妻子虽长期卧床,但从未生过褥疮。妻子患病瘫痪,行动不便,为了使妻子心情愉悦,只要天气好,他坚持每天把妻子抱下床,一日三次用轮椅推着妻子出去晒太阳散散步,到外面散散心、聊聊天。妻子生重病34年,34年如一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努力给予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每天给妻子掏痰、擦屎倒尿、洗脸穿衣、喂饭喂药、洗脚洗澡、揉肩捶背、翻身按摩、锻炼肌肉等,事无巨细。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妻子坚持回家,但是他多次耐心劝说妻子完成手术。住院期间,他总是每天给妻子按摩身体,擦洗身子。为了维持生计,他少不了在外忙碌,他就每两小时回家一次照看妻子。

  妻子身患重病34年,老朱总是耐心照顾,用心开导,一点点地去反复教孩子怎么面对生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但他总是乐观向上,坦然面对灾难。在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女儿,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育成才,如今一双女儿学有所成,知书达理、优秀懂事。老朱说:“不管再难再累我都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为了家人,付出再多我感到都是值得的。”

  老朱自1990年结婚,坚持为患有高血压的妻子监测日常血压,生活上细心照顾。34年如一日守候照顾重病的妻子,按摩翻身,陪妻子入睡,带妻子晒太阳。他照顾重病的妻子,每天推着妻子散步,给她讲开心的事,吃饭也是多做妻子喜欢的饭菜。他每天给妻子擦手泡脚、梳头洗头、剪趾甲。为了防止妻子长褥疮,无论白天与黑夜,两个小时的翻身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一晃34年过去了,妻子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虽然行动还是很不灵便,但病情已经稳定且明显好转。妻子罹患重病之后曾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是他无怨无悔的付出和细致入微的关爱,让妻子变得坚强乐观起来。爱妻因病瘫痪,老朱辞掉工作用心护理瘫妻,不辞劳苦、任劳任怨,背着爱妻爬山赏景,推着爱妻外出散步,常让爱妻看相声小品喜剧戏曲,还老讲笑话故事,想方设法逗爱妻开心,让爱妻始终保持一个好心情,脸上又出现了幸福的笑容。有人问他:“你是怎样做到那么精心侍候妻子的?”听完这些他总是笑笑说:“照顾妻子本就是我的义务啊!”

  老朱强撑精神、坚韧顽强,安慰妻子、伺候孩子,务农打工、养活全家。他年仅57岁,已是头发花白、眼睛昏花、牙齿掉光、一身病痛,身患严重鼻炎、前列腺炎、肾炎等多种疾病,本该住院治疗的他,顾不上自己,仅用药物维持以减轻疼痛。34年如一日真爱的坚守,让老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辛劳,额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这一切。“他真对我好得很,要没他,就没我这命。当初我自己都放弃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我,没有钱,想尽一切办法借钱,也要给我治病。”说起丈夫,老王感激万分。

  这是今天该听到的最美的爱情故事:老朱的生命重心因老王罹患重病而整整倾斜了34年,34个春秋一万两千多天的日夜陪伴,就是老朱对老王最长情的告白。家里家外,柴米油盐,平平淡淡,老朱用真情呵护着老王,悉心走过艰难岁月的每一步。两人的爱情也在艰苦的岁月中不断升华,愈加深情相守,不离不弃。

  面对因爱妻瘫痪导致的家庭重大变故,坚强的“真心爱人”老朱承受着巨大打击,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毅然放弃事业、放弃工作,辞职带病咬牙坚持用满满的真爱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罹患重症的老王让爱在家,34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三十四年如一日,和衣伴榻护瘫妻,起早贪黑,节衣缩食,用精心呵护、慈爱伺候、痴心坚守和责任担当演绎着人间真情,将“植物人”妻子唤醒,用忠贞不渝的爱情缔造了生命的奇迹,又用数年时间让瘫痪妻子慢慢站起,携手“暴风骤雨”走人生,用爱的臂膀撑起一个幸福的家,用全部的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一家人相互支撑,彼此守护,用慈孝创造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挚爱的新时代感人故事,被大家传为佳话。

  在爱的呼唤下,在老朱的坚守下,现如今,老王的脸上,看到的不再是忧愁,而是无比幸福的笑容。老朱的心情也像春日里的阳光一样,格外舒畅。因为他坚信,老王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王祥遗风今犹在,朱子家学仍践行

  朱学军,男,1967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北石村村民,系圣哲朱熹第25代传人。

  慈悲慈爱朱子风

  大爱慈为首,百善孝为先。老朱一家四口,一人是中国好人、中国十大孝子、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全国十佳孝贤、时代楷模第十二届爱心中国十大公益道德模范、河南好人、第十届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郑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首届巩义市道德模范,两人是文明市民,三人是中共优秀党员,四人是“河南省孝贤之星”,老朱夫妇为首届中原优秀婚姻模范夫妻、河南省最美爱情恩爱夫妻,其家庭是一个知慈孝、倡慈孝、行慈孝、扬慈孝的慈爱孝敬之家,是一个学孝道、讲孝德、明孝理、存孝心、践孝行、做孝子的孝悌忠信之家,为全国最美书香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郑州市最美家庭、巩义市最美家庭示范户、芝田镇五好家庭、孝贤模范家庭、慈善慈孝之家。

  老朱把中华文化与家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圣哲始祖朱熹的《朱子家训》概括为“有文化,守慈孝”。老朱的祖父亲拟家训“耕读传家”,传留至今;新时代,老朱又拟定了24字新家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两全、心疼父母、真才实学、精忠报国”。朱门慈孝好家风,从圣哲朱子到老朱祖父再到老朱及一双女儿,代代相传。在朱子家学家教家风传承之中,老朱身体力行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家风传承到了爱女的身上。

  老朱精研朱子学说,传承朱子文化,传播《朱子家训》,谨记“朱子四本”,倡树“朱子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力行“六字家教”(守慈孝、走正道),践行“朱门家风九字经”(德、忠、孝、义、勤、恕、仁、爱、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家风,做到《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门家风》《慈孝家联》《导师语录》等上墙入心见行。他们一家人热爱学习,家中存书3000余册。

  朱子家学仍践行

  老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家里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父母每次去镇上、进城里,总会给老朱买回来几本“小人书”看看,久而久之,老朱便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他高中毕业之后,继续刻苦攻读,通过自学获得了大专、本科学历,不懈奋斗成为省市作协会员,为孩子树立了自强榜样。

  老朱扛起大梁、挑起重担,孝老爱亲、孝敬父母,疼爱瘫妻、慈爱子女,成为一家的顶梁柱。他尊礼行孝,伺候耄耋之年的祖父,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事事亲力亲为。他不仅每天要为老人喂饭喂药、洗漱更衣、倒屎倒尿,同时为防止老人因长期卧床生褥疮,他经常给老人翻身、擦洗。老人年纪大了生病住院,他悉心照料,平时也会跟老人交流谈心,让老人安度晚年。

  为了让老人吃好,老朱一日三餐用蒜臼把食物捣碎成泥一口一口喂老人。他用坚持不懈的恒心,调整工作时间,白班夜班连着上,每周往返数百公里,照顾患病双亲数月;他用自强不息的决心,在父母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边工作边照顾老人;他用“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心,在父亲急需手术时毫不犹豫卖了家里喂养的猪,并悉心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为他清理大小便、洗澡擦身。老朱80多岁的父亲病重住院,妻子又瘫痪在家,他就来回两头跑,日夜轮流守护在老人和妻子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擦拭身体,倒屎倒尿。老人出院后又接回到自己家中,更加细心照顾,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一样样一手操办,没有半点怨言。他用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干活时,手上磨满血泡,依旧安慰父母,他说,我多干些,父母就少累点。

  身为圣哲朱熹第25代传人,老朱用心传承朱子文化,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孝亲敬老的慈孝好家风。他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尽心照料上下四代人,毫无怨言。他顿顿饭做好端到妻子面前。妻子后因脑出血瘫痪卧床,他主动扛起重担,给妻子喂吃喂喝、端屎端尿、擦洗身体,尽心尽力,无微不至。他真心实意对待妻子,两个女儿都特别孝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谐温暖。在老朱的影响下,一双女儿接过他的慈孝接力棒,一起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孩子们放学回家也都偎依在老人床边,一家人其乐融融,祥和安乐。老朱与妻子相爱相助,妻子身患重病,他承担起家庭责任,让孩子安心学习。夫妻两人共同目标是做孩子的标杆,孝顺父母做孩子的榜样。

  老朱用自己的真诚、善良、乐观、阳光、慈孝、勤俭、坚韧、刚强为整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和付出诠释了“丈夫”和“好人”的职责与内涵,用坚持和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不论疾病还是苦难,他一直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真至纯、至深至爱,是“百里挑一的好丈夫”,是孝老爱亲的典范。他既要务农打零工,又要照顾妻子和做家务,虽然十分辛苦劳累,却无怨无悔无撼,从不厌烦抱怨,他是大家心目中的中华慈孝人物、新时代慈孝典范。老朱用坚强不屈、慈孝慈善的精神,为大家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在多家媒体宣传报道。2023年10月,朱学军被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评为“河南省孝贤之星”。他的家庭也获得了河南省、郑州市“最美家庭”的光荣称号。

  王祥遗风今犹在

  妻子春芳是孝圣王祥传人,“贤内助”“最美甜嫂”,怀揣着一副热心肠。她孝敬老人、慈爱孩子,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一次因车下救人的善举,腿部受伤做了手术,后又中风瘫痪。

  虽为重度残疾人,她却自立自强、传递慈孝,甘当“慈孝顾问”,用慈德孝心、慈言孝语悉心指导女儿慈幼孝老、爱亲助人。

  一双女儿牢记践行孝圣王祥《训子孙遗令》和圣哲朱熹《朱子家训》,较好地传承延续了琅琊王氏遗风和圣哲朱子家风。

  朱家盛开慈孝花

  其长女梦萌心疼病爹瘫娘,带着父母上大学,用行动书写下一段“慈孝传奇”,感动了很多人。2014年10月,她作为河南优秀大学生、全省巡回报告团7名成员之一,参加了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先后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举办了七场报告会,全省部分高校近万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在广大师生中反响强烈,《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她还走进中央广播、团中央《身影》榜样在线访谈、上海东方都市广播金牌节目《情义东方》、河南卫视、河南广播等主流传媒,甘当“慈孝大使”,讲述“慈孝故事”,影响带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长期参加各类义工活动及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22年累计2600多次。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优秀党员教师。她相继被评为中国好人、中国十大孝子、慈善中国百名爱心人物、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第十届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南好人、中原十大孝子、河南十大女性、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大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郑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首届巩义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其“孝亲敬老、养家上学、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已经走进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堂、走进中国高校传统道德讲堂、走进学校考生试卷、走进社会公众视野,成为“崇尚慈孝、孝忠家国”的优秀经典案例。

  其次女梦迪曾任大研会主席,她带领大研会成员取得“优秀研究生会”、“优秀研究生会主席团”称号,获得知行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德育助理等多项荣誉。她创新性提出党团班共建的活动开展模式,联合各年级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举办“及人之老”一对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孝昌县巴石村下乡义诊等活动,两项活动获得了《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报道。她孝老慈幼爱亲,无私帮助乡亲,时常请专家为家乡患者特别是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妇幼患者、疑难杂症患者网络问诊、远程诊疗。她敬天爱人、仁医保民,心怀正义、好学不辍,倾情倾力中华医学探索,目前正在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献身医学事业以来,她积极参加慈孝慈善慈爱活动和医疗科普公益行动,为众多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救助、心理咨询、保健养生等卫生健康心理服务,深受大家好评。

  慈孝慈善家国情

  老朱自幼受画家祖父影响,耳濡目染,祖父临终叮嘱他:“紧跟党走”,他继承祖父遗志,扎根乡村服务于民,在撰写诗文淳化民风上身体力行,连年获评优秀党员。

  老朱始终不忘自己是“党的人”,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奋力投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光和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注入智慧正能量。他积极参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写作了“诗、词、歌、赋、曲、文”等一系列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作为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朱带领全家不忘国家与群众,疫情期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成为乡村志愿服务者,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老朱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遵守规则、见义勇为、党员联户、全民阅读、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帮助他人、诚实守信、和美乡村、“五星”创建、敬业奉献、爱护家园、清洁家园、幸福家园等各项活动,骑着“慈孝号”电动车义务助力老弱病残孤寡孕出行,长年坚持护送困难群众回家,几十年累计服务数千人次。他还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和美乡村、幸福家园。

  “文武传统不能断,百姓疾苦不能忘,公家便宜不能占,朱子家风不能亡”,是父亲生前留下的遗训。为继承朱子遗风,延续红色基因,每逢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老朱都会对孩子们进行红色教育,讲述英雄故事,继承革命精神,弘扬先进文化,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每月召开一次红色家风会,带领孩子们深情朗读革命烈士诗文,结合鲜活事例讲授红色故事,启发教导他们铭记红色记忆,一生清清白白做人,一世踏踏实实做事。他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坚持学习宣讲“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唱响正气歌、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老朱带好自己小家的同时,不忘乡梓亲情,引领朱氏家族和乡亲们传承弘扬中华文化。2020年—2022年他领衔编修《朱氏家谱》,把中华文化写进家谱,供后人发扬光大。每逢春节、清明、朱子诞辰等节日,他就和朱氏宗亲一起组织丰富厚重的家族文化活动,祭祀祖先,缅怀祖德,感念祖恩,教育子孙。他举办朱子文化系列公益讲座,化民成俗,教化乡村。

  凡人善举汇暖流,大爱无声声自远。为了给妻子看病,他先后花费数十万,还欠下20余万元债务,可生活的不易丝毫阻挡不了他扶危济困、慈善救助、乐善好施的脚步,志愿者队伍里总有老朱的身影。他是个“热心肠”,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积极奉献,始终秉承“举手之劳,施以援助,心怀善念,温暖他人”的人生理念,立足平凡行善举,义务帮助群众处理婚丧嫁娶事务300余起,带头常年参加清洁家园、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慈善公益、义务劳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当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孩子上不起学时,他慷慨解囊,从微薄的收入中给孩子寄去生活费,仁爱助学;当看到贫困的“空巢老人”时,他悲悯体恤,又自费为其购买米面油,嘘寒问暖。老朱夫妇教导孩子俭以养德、助人为乐,他们时常慈幼孝老、扶危济困,尽己所能、奉献社会。全中国哪里出现重大灾情,总是第一时间捐款,力所能及奉献自己的力量。2008年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老朱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捐款500元;一家人相继为慈善公益捐款万余元。2021年10月疫情突发,他多次带领全家人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宣讲防疫政策,为群众提供各种帮助。长期以来,“慈孝夫妇”“慈孝父女”奔赴各地开展慈孝慈善活动数千场次,举办慈孝公益讲座累计数百期,数十万群众受益。老朱一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以家风讲座、人物访谈、事迹专题片等方式,让慈孝文化成为融入中国人骨血的民族基因。

  中华慈孝典范——河南朱学军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缔结成姊妹友好家庭,携手共进相互取经学习提升,创建乡村慈孝书房,打造新时代慈孝文化基地,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诠释最美家庭内涵,展现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崭新气象,为广大家庭树立了榜样。

  年近花甲披婚纱,慈善反哺他和她

  2024年元月,一场婚纱秀如期上演。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1990年,老朱与老王的婚礼很简单。二人走进婚姻殿堂,略显寒酸了些。34年来,妻子生活还是无法自主,但是,老朱对妻子的爱,却一点也没有改变。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此时,他想起了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能让妻子穿一回婚纱,成为老朱心中抹不去的梦想,“不管怎样,在我心中,她永远是我最美丽的新娘。”老朱向身边的朋友说到自己的梦想,希望能让妻子穿一回婚纱,甚至“走”红毯。

  他的想法被“关爱弱势群体,同享最美笑脸”慈善公益摄影志愿服务团队获知。于是,大家甘当绿叶,一场百人公益婚纱秀“幸福”上演。2024年1月14日,100人同穿婚纱,同圆一个梦想。而这场婚纱秀的真正主角,正是因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已经12年的老王,发起圆梦的正是他的爱人,已经57岁的老朱。

  1990年3月30日至今,老朱和老伴结婚已经整整34年了。34年来,他们相互关照,互相搀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患难与共,相爱相伴。老朱的一首《写给老伴的诗》见证了他俩坚贞不渝的爱情——

  百岁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老伴是一生的情缘

  老伴是一世的爱恋

  手拉手亲密无间

  心连心温暖无限

  我是你的手

  你是我的眼

  两个人融合在一起

  日月最圆满

  百岁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老伴是一辈子的牵挂

  老伴是一万年的惦念

  手牵手亲热无边

  心贴心香甜永远

  你是我的地

  我是你的天

  两颗心融化在一起

  世界最丰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