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访问量:103365

本专题编辑:本站编辑

认识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是流传在彝族地区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

彝族概况

彝族
彝族

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其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详细】

彝族传统舞蹈

永昌钹舞
永昌钹舞

擦大钹属彝族传统舞蹈且带有武术性质,彝语叫"大钹聚自得"。流布于瓦房的徐掌、四棵树、白龙井、梅兰山、杨柳坝等地方。逢婚丧嫁聚时举行。参舞者4、6、8、10人不等,女人讳跳,表演者全系男人,器乐有唢呐、大钹、小钹、铙子、芒、锣、大鼓、小鼓。演跳时常戴面具或化装成孙悟空、唐僧、八戒、沙僧,或彝家仙女,或其它形象。大钹扮演者即领舞者居中主跳,伴奏伴演者环绕周围,因领者舞姿极为活跃多变,且节奏鲜明,氛围磅礴,故称擦大钹。【详细】

彝族民间舞蹈概况
彝族民间舞蹈概况

  以联袂环舞、顿足踏跺,击节歌舞为主要共同特征的彝族传统舞蹈与鲁鲁则有渊源关系,属一元多支或同宗近支的舞种。如“古则”、“锅克”这类打歌、踏歌之类的彝舞近支“打歌”、“跳歌”、“跌脚”、“左脚舞”、“嘎开”、“跳脚”、“葫芦笙舞”等舞种几乎遍布大理州、楚雄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所辖各彝村。其它分散的彝区尚有多种不同称谓,但主要动律和跳法相近的同类舞种。这类踏跺击节、笙歌环舞的彝族民间舞蹈与傈僳族的“哇其”,纳西族的“哦忍仁”、“哦蒙达”、拉祜族的“跳葫【详细】

烟盒舞
烟盒舞

烟盒舞分正弦(母弦)和杂弦(子弦)两大类。"正弦"只舞不唱,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等动作。"杂弦"一般又唱又跳,舞蹈形式和内容匀较丰富。有的已发展为能表现一定情节内容的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性舞蹈。如有表现风趣乐观的老人舞蹈《老人家》、有讽刺贪心人的《猴子掰包谷》、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哑巴砍柴》、有表现动物生活的《鸽子学飞》等等。烟盒舞的图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采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详细】

巍山打歌
巍山打歌

  “打歌”彝语称“欧克”,是巍山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历史久远的一个舞种。它的起源在民间有多种传说:相传在部落时期,一次彝家与傈僳发生了战争。彝家节节败退,被围困于一山头,眼看夕阳西下,彝家急中生智,在山丫口烧起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转圈,手舞刀棍,口里齐声喊着“傈僳子你瞧着”(这是打歌调中的主要衬词),山下傈僳人见山头火光冲天,再听呼喊声,误以为彝家援兵赶到,慌忙退兵。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从此彝家便兴起了围着篝火打歌的习俗。【详细】

大三弦
大三弦

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每逢"火把节",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火把犹如繁星降地,又似火龙飞舞,令人眼花缭乱。整个节日人山人海,气氛异常热烈欢快。【详细】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流传于路南、弥勒、邱北等县的彝族支系阿细、撒尼人聚居区。多在月光下起舞,故名。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发生了一场山火,地面被烧得滚烫,人们只好不停地换着脚跳去扑灭。山火扑灭后,就模仿着扑火动作而跳起舞来。【详细】

彝族烟盒:世界上最小的鼓之一
彝族烟盒:世界上最小的鼓之一

 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众人熟知的“云南石屏彝族烟盒舞”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屏县是“烟盒舞”的故乡,千百年来,烟盒舞已在滇南地区广为流传。烟盒舞有一个独特之处,即以“烟盒”为乐器,自行伴奏,翩翩起舞。【详细】

彝族“左脚舞”的传说
彝族“左脚舞”的传说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详细】

花鼓之乡听花鼓:刚劲有力 热烈奔放
花鼓之乡听花鼓:刚劲有力 热烈奔放

  未见其舞,先闻其声,已让人兴奋不已,我们迫不及待快步走进院子。村委会的小院儿里,两名手持“龙头”的男子正在带着一队姑娘在鼓声中起舞,那动人的鼓声正是由姑娘们腰间的花鼓而来。姑娘们左手舞动着一条白毛巾,右手持鼓棒敲出整齐的鼓声,随着音乐,脚下的动作变化多端。朴素大方、刚柔并济的舞姿在古朴有力、热烈奔放的鼓点中,舞得人荡气回肠、热血奔涌。这就是峨山的彝族花鼓舞——被列入云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族民间歌舞。【详细】

花鼓舞起源
花鼓舞起源

彝族花鼓舞在峨山的发展应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最早跳花鼓的几个村寨中,按已知情况统计,已有了六代以上的花鼓艺人。新中国成立前,民间花鼓队从数量来说相对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峨山的彝族花鼓队伍迅速发展和壮大。现在,县内每个彝族村寨几乎都有一支或一支以上的花鼓队。甚至包括哈尼族、汉族等村社现在都有彝族花鼓舞表演队。在滇中地区,彝族民间的这种特有文化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峨山的彝族花鼓舞也已走向省城、走向首都,向世人展现【详细】

彝族舞蹈特点

彝族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有五种类型,分为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崇拜有关。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详细】

彝族舞蹈特点
彝族舞蹈特点

就把“火”定位为彝族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从民间舞蹈的人体动态保存与表现文化的根本特征入手,对彝族舞蹈的风格、动律、造型等动态形象和服饰、道具等要素进行分析,来诠释彝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风格。【详细】

彝族舞蹈服饰道具
彝族舞蹈服饰道具

 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蹈艺术常常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和道具来增强舞蹈的动态美,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彰显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彝族崇火,很多舞蹈道具都与火有关。烟盒舞是彝族人常跳的舞蹈,舞蹈因手持烟盒,弹指而舞而得名。大锣笙舞则是祭火的舞蹈,俗称“接火把” ,舞蹈队伍敲击大锣,点起火把,汇集到跳笙场,围着簧火跳。【详细】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它的来历在汉文文献中也有记载。彝族民间有种种传说。【详细】

彝族舞蹈流行传说及文化内涵

彝族舞蹈文化蕴含
彝族舞蹈文化蕴含

彝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之后,火已经成为承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之 “火” 的物质和文化特性,更加体现了彝族的价值秩序和民族精神。【详细】

彝族舞蹈流行传说
彝族舞蹈流行传说

 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丽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口,瓦罐便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特别悦耳动听。从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动,彝族后人为纪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一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须杀鸡献牌位,举行仪式,[5]并成立“花鼓会”,这个有关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来历的美丽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和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有【详细】

彝族舞蹈欣赏

彝族舞蹈形式多样,极大丰富了我国民间舞蹈。无论对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还是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