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

  • 时间:2021-04-15-09-01
  • 来源:网络
  • 作者:佚名

《星空》王勤朝  5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意境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历代文人将意境与文艺作品相结合,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使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趣味陡增。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营造意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民族音乐也不例外。中国民族音乐蕴含着中国人对于艺术审美的独特见解。

  1.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古典音乐
  "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以"月"为主体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在中国人心中,"月"是一种和谐、圆满、幽静的象征。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之最"的《春江花月夜》,最初是一首名为《夕阳萧鼓》的琵琶独奏曲,后来经过众多演奏家薪火相传、推陈出新,才改编成与张若虚诗歌同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该曲在乐器配置、乐曲处理上堪称完美,全曲以自由变奏的形式循环展现主题,结构严密,末尾则以一声轻而飘渺的大锣作结,留下悠长深远的意境,使人浮想联翩:月夜春江宁静、祥和,唯有月影伴随一江流水,泛起粼粼波光……
  2.以壮族民歌为代表的传统民歌
  壮族民歌是我国壮族人民劳动精神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宝贵财富。壮族人民将"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音乐文化代代相传,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民歌创作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街知巷闻的"歌仙"刘三姐,便是壮族民歌的代表人物。她的出现,使壮族民歌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使人印象深刻。其优美动听的壮族民歌,甚至被传唱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又如,《爱我中华》,也是壮族民歌中出色的代表,其歌颂中华民族团结,富有感染力的曲调早已被大众所熟知。壮族民歌蕴含了壮族独有的精神文化、民族意识、生活习俗和审美取向,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厚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