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亮点|水墨画的韵味

  • 时间:2021-05-12 15:04
  • 来源:人文之光网
  • 作者:程艳红
  中国的水墨画,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画种。它不用或少用色彩,一般只有浓淡不同的黑色墨水,在白色的纸(或绢)上作画。水墨画之于中国画,就如同油画之于西方绘画,它是中国画的典型面目,也是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形式之一。

  中国画本来很重视色彩——早期的中国画被称为“丹青”,就是对色彩的强调(中国人色彩感受能力并不差,看一看中国京剧的服饰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水墨画最终定于一尊,颠覆了这一传统。


一、无彩的世界
  水墨画的出现,有技术材料和艺术传统方面的原因。水墨画一般画在纸和绢上,其中又以纸张为主,中国造纸技术很发达,具有良好质感和丰富渗透功能的纸张为水墨画的出现提供了基础。而中国有书法的传统,书法的创作方式对水墨画有直接的影响。但水墨画的出现更主要的原因却来自观念方面。

  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黑白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色的世界,不是它完全没有颜色,而是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



二、不讲究形似
  中国画不重焦点透视,就是站在一个焦点上去看,将看的东西画下来。16世纪以来,西方有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世纪美国一位大文学家房龙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是不屑。
  但中国人可不这么看。北宋苏轼(1037—1101)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
  王维就是一位突破固定视点的艺术家。他的画将四季出现的景物放到同一个画面中。他有一幅《袁安卧雪图》,画面上出现了“ 雪中芭蕉”的构图。巨大的芭蕉叶一到秋天就无影无形了,不可能出现在冰天雪地中。有人对此提出批评,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绘画是画意,而不是画形,雪中芭蕉是意念中的事实,完全可以出现在画面上。
  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如南宋马远有一幅《寒江独钓图》,画面的内容很简单,所表现的内涵却很丰富。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色,空空荡荡的江面上,有一叶小舟,小舟上一人持竿,身体略略前倾,凝神专注于水面。小舟的尾部微翘,旁边则是几丝柔痕,将小舟随波闲荡的意味传出。这幅画就是着力表现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夜深人静,气氛冷寂,只有一弯冷月,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人,独享这个宁静悠闲的世界。显然,这幅画关心的不在钓,而在生活世界的精神氛围。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
三、倪瓒《容膝斋图》
  倪瓒,号云林,元代画家,他有一幅画叫《容膝斋图》,画面起手处是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枯槎数株,中部为一湾河水,对岸以粗笔勾出淡淡的山影,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水也不流,云也不动,风也不兴,路上绝了行人,水中没有渔舟,寂静的小亭对着沉默的远山,凝滞的秋水环绕着幽眇的古木。这是一幅“寒山瘦水”。在这幅画中,色彩被完全抛弃,这可以说是画家感觉中的世界:寒山瘦水,表达的是远离世俗的心境;枯木寒林中有画家孤独飘逸的意志;枯树下有一个小亭,那就是画题中所说的“容膝斋”——只能容纳膝盖,形容小亭之小,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就是这样的小。但是画面中丝毫不使人感到狭窄,而有一种安宁的气氛。
四、八大山人的孤鸟
  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末清初一位大书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将书法笔墨如此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之中。他出生在一个绘画世家,受过严谨的形式训练,他绘画的造型能力为画史所罕见。如他画一只鸟,往往用笔轻轻一勾,活灵活现的鸟儿就会跃然纸上。他流连于佛门几十年,禅宗思想成为他绘画的基本思想。他的人生经历很坎坷,曾经因患狂疾流浪街头数年,他以水墨画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孤鸟图轴》是八大山人一幅感人的作品,画面左侧伸出一根枯枝,枯枝略虬曲,在枯枝的尽头,画一袖珍小鸟,一只细细的小爪,立于枯枝的最末梢之处。似展还收的翼,玲珑沉着的眼,格外引人注目。孤枝、孤鸟、独目、独脚等,这是多么孤独的世界,八大山人用它来表现人独立的精神。《莲房小鸟》是他67岁时的作品。这幅画画的是一枝欲放未放的莲花,无根的莲枝,从左侧斜斜地伸出,荷塘、荷叶都被删去,一只从远方飞来的小鸟,似落而未落,欲立而未稳,闪烁着欲动又止的翅,睁着迷离恍惚的眼,一只小脚似立非立于莲蕊之上。一切都缥缈无定,画家借此表达自身不染一尘的思想。
五、郑板桥的墨竹
  郑板桥是清代中期一位有很高成就的画家,善画兰、竹、石。他有一幅《墨竹图》,用水墨创造了潇洒的境界,画中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清新气息。中国古代画家喜欢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并非因为这些花木比其他花木美,而是因为它们是人的美好品格的象征。(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

(责任编辑:程艳红)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水墨画,作者:佚名,来源:人文之光网,来源地址:)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