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努力“笨”跑的新写实主义作家

  • 时间:2023-02-24 09:06
  • 来源:文学青年网
  • 作者:方婷

近日知名作家刘震云做客某平台直播间,他长相普通,穿着随意,不认识他的人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是一位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的作家和编剧。在直播间里他幽默风趣,网友直呼“笑不活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直播间介绍了刘震云老师的作品并引出他在文坛写作的创作历程。1989年至今,他完成了10部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4部文集以及7部编剧作品。2011年其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得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许多人评价他是天才作家,年少参加高考一举成为河南省的高考状元。然而他却常常说自己是笨人一个,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写作,一个是跑步。

我是个“笨”人

1958年,他出生在河南延津一个普通的家庭。八个月大的时候被姥姥抱回乡下的刘家老宅养活。姥姥不是亲姥姥,但却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他五岁时,村里开办了一所小学,姥姥二话没说卖掉了自己的银发簪,给他凑够了上小学的学费。

姥姥一辈子给地主打长工,每次割麦子都是头把镰,他问姥姥为什么你比别人都快?姥姥说我一哈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直一次就会直十次,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割的快一点。姥姥没有解释为什么不直腰,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我是个笨人啊。

他有个“哲学家”舅舅,舅舅是个木匠,他做的柜子在方圆几十里卖的最好,舅舅的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最好。为什么好呢?不仅仅因为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舅舅花六天,还因为舅舅打心眼里喜欢,他喜欢做木匠刨出刨子花的味道。仅仅因为喜欢,三天的活精细的做了六天,舅舅也是个笨人。

受到身边亲人的影响,他自称“全村最笨”,14岁的时候由于长得高,他参军去了甘肃,虽然生活环境不好但是有一点比较好,就是有时间可以学习。

在没有娱乐项目的戈壁滩上,他一头扎进书堆,一个人在煤油灯下研究代数、方程、函数。他的战友都十分不理解他的举动,但是他依旧坚持每天都看一点书,他觉得有朝一日或许能够用到。原本想通过当兵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结果复员回家后在塔铺中学的乡村教师代课。

他人生转折点是高考,高考恢复的第二年,20岁的他参加了考试。当年的考试与现在不同,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大家的数学基本上都考个位数,然而他考到了89分,一下子拉开了差距,一举成为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很多人都说他是天才少年,只有他自己知道,戈壁滩上,煤油灯下,一个又一个夜晚经历了怎样的时光。也正是因为高考,他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从此踏上了文学之路。

坚持“笨”跑

从14岁当兵开始,他养成了晨跑的习惯,每天跑两个小时,十公里,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几乎跑遍了世界的主要河流。

为什么一跑就坚持了几十年呢?

四十年前,北大中文系的同学人人都在写作,他也跟着写,四十年后,全班同学都不写了,就剩他一个人还在执着。在最初写作的几年,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名气,他的稿件基本上都被打回来了,偶尔出版的几篇也没什么水花,稿费也没有多少,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用心沉淀,坚持写作,努力的人总会获得回报的,时间的沉淀也是作品的成长,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他的多部小说受到大家的喜爱。2011年,他写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那一年他已经53岁,坚持写作已经29年了。

他的友人在办公室里曾发现一本硬皮封面十六开的大笔记本,一问才知是一篇长篇小说的初稿,每一遍都密密麻麻的写着,又有些改动的符号,他会将思路文字理清之后再向电脑上移,然后再在电脑上改,这样的写作他坚持了八年多。

在文坛时兴传媒热潮的时代,他耐得住寂寞,从笔记本到电脑,耐心沉淀,耕耘了八年多。在他很火的时候,他谢绝各种约稿,专注于长篇小说的写作,他的表现不得不说是一个“笨”人。

文字笨,人物笨

他的作品文字有独特的风格特点,他在文字中很少用形容词、也不写废话,即不把精力放在没有用的事上,他以简洁白描、反讽幽默、本土口语为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将创作笔触伸向社会最底层,展现底层人物平凡黯淡的人生。他所运用的纯态叙述模式,冷静客观的叙事视角以及讽刺幽默的文学语言,成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

他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这次新作《一日三秋》距离上一部作品隔了整整五年的时间。

他总是评价自己说话慢、脑子慢,也因为“慢”,他选择了写作之路。“因为写作允许慢,好作品都不是速成的。

他的文字“笨”,由文字描绘的小说人物也有“笨”人,在他的新书《一日三秋》中,从一个民间花二娘的传说讲起,花二娘在长江边上等她的心上人花二郎三千多年,却迟迟没有等到,她等成了一座望郎山。在尝尽相思之苦后,她决定去延津人的梦里找笑话,若是讲的好就拿出自己篮子里的柿子赏给说笑话的人,若是讲不好她就变成一座大山把讲笑话的人压死。

在小说中,真的有人不会讲笑话,也有人曾经会讲笑话,但是越来越不会讲笑话了,有些人曾经不会讲笑话,但是越来越会讲笑话了。因此她每天都在听各种各样的笑话,但她不知道自己才是延津最大的笑话。这个人物在《一日三秋》中非常重要,但她并不是一个聪明人,甚至笨的可笑,她的笨是有反讽意味的。

做个聪明的“笨”人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他对师弟师妹们说千万不要相信,世界上没有近路可走,是有的,千万别相信事情不可以投机,是可以投机的。世界上成功的人,百分之八十走的都是近路和投机的路。但是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针对他们自己。

有许多人精于算计,总想着走捷径,却发现世间没有捷径可走;一些肯下“笨”功夫的人,反而会被命运眷顾,能成就大事。生活中,笨人凭着“愚人”精神,或许会在一条路上摸索到天黑,但是更能行稳致远。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在许多采访视频中他常常会说永远别占别人的便宜。他坦言人和人之间的聪明程度是差不多的,你占了别人的便宜,别人是知道的,就是不说罢了,没有必要洋洋自得,另外你都到了占别人便宜的地步,就证明你这个人能力已经达到了最低劣程度。

世间没有唾手可得的幸福,也没有轻轻松松的获得,正如没有春的播种、夏的辛劳就不会有秋天沉甸甸的果实一样。永远不占别人的便宜或许会成为一些人眼中的笨人,但是大巧反成大拙,大愚则成大智,不如做个聪明的“笨人”。

除了“笨”,也许“大智若愚”这个词更适合形容他。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或许正是这种慢慢沉淀,慢慢向前的笨功夫成就了此时的他。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一位努力“笨”跑的新写实主义作家,作者:王慧慧,来源:文学青年网,来源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3/c403994-32629388.html)





大家都在看

最新资源